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205岳飞之死(3 / 3)

加入书签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除夕夜,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都为之哭泣;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并说:“和议自此坚矣!”

岳飞为何被杀?这个话题是很复杂的。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将全国的正规军分别划归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兵司,但明令规定他们无调兵之权,调兵之权由枢密院掌控。造成有兵的三衙无权调兵、有权调兵的枢密院无兵可调。靖康之乱以来,国内的军事武装大都是在战争中建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统军将领的私人武装,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如“岳家军”、“韩家军”、“刘家军”等。在高宗看来,国内武将的威胁比金人更严重。太祖赵匡胤就是以兵变起家,后人可不想别人学他。而岳飞常常以太祖自比,高宗心里会怎么想?

母子连心,赵构登基之后立即封韦氏为太后,初一十五盛大节日乃至韦后生日,赵构北望长天,想娘亲念娘亲,遥祝母后安康。赵构拥有了绝对权力之后,一直都在寻找赎回母亲韦氏的机会,不得不说这也是他主和不主战一个原因,他怕招惹那些翻脸比翻书还快的金人撕票杀害韦氏。“靖康之难”中,赵构的生母韦贤妃,跟着徽、钦二帝与郑、朱二后,被金军强虏至北国。高宗即位不久,就尊韦贤妃为“宣和皇后”。几年后,又接受翰林学士朱震的建议,遥尊韦贤妃为“皇太后”。他预先为母后修建了慈宁宫,每逢韦氏的生日,以及每年的冬至、夏至和每月的初一,都要向远在异国他乡的母亲遥行贺礼。

绍兴元年(1131年),朱皇后和徽宗的郑皇后先后被折磨致死。绍兴五年(1136年),徽宗死在五国城囚牢的草铺上。两年后,身在临安的赵构才得知徽宗和郑皇后的死讯。赵构既为父亲和郑皇后之死而痛哭,又更加担忧生母韦太后的命运。就在岳家军与金兵作战连获胜利之机,赵构却向金国屈己求和。他顾忌的是“宣和皇后年岁已高,哪堪忍受金人的虐待”。

没有人不喜欢妈妈,爱江山不爱妈妈的人毕竟是少数。赵构不是秦始皇,他连儿子都没有,要江山干嘛?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皇帝都和秦始皇、汉武帝一样。

1137年,经过双方外交使臣反复磋商斡旋,金人同意韦氏和宋徽宗以及郑皇后的灵柩南归,可是因为金廷意见不同意,这一计划意外搁浅。赵构听到这个消息放声大哭,他声泪俱下地给金人再修国书:太后在金国不过是个普通的老人,可是对于朕来说,她却是唯一不能取代的娘亲啊。求求你们了。金人不予理会。落后就要挨打,声泪俱下有个毛用。

几乎所有关于岳飞的故事都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假如不是奸臣当道、岳飞冤死,本来宋军是可以收复中原的。这也是后人怀念、推崇岳飞的一个最重要的根本性假设。

但事实往往很残酷,而且收复失地后是否能长期坚守。中原地势平坦开阔,最能发挥骑兵优势,而不利于步兵守卫。宋军几乎90%都是步兵,这在冷兵器时代与骑兵对垒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弱点之一。当时宋军约近20万人,而战斗力远不及岳家军,要靠这些军队彻底击败金军并坚守住收复的失地,其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是在严肃的历史着作中,岳飞的悲剧长期以来也被描绘成主战派和投降派之间两条路线的斗争,而忠奸是毫不含湖的价值对立,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建立于一个假设上:抵抗到底,必定获胜。

历史没有假设,只有曾经。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业绩不可磨灭。岳飞表达了被侵犯 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为汉民族的文明绵延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岳飞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