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81章 我有两难自解的办法(1 / 2)

刘前进没想到陆长风还是如此坚持,不由得失望地轻叹口气。

秦云东很不满意刘前进插嘴,把他的公关节奏打乱,让说服工作变得困难。

但事已至此,秦云东也没办法挽回,只能喝着菌汤,示意陆长风把话说完。

“云东,咱们共事很久,我了解你的工作作风,你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凡事都是做最坏打算以争取最好的结果。很多时候,你都是对的,但这一次你明显多虑了。”

到底是老朋友和老同事,陆长风确实对秦云东的决策很熟悉。

“旱情确实是出现了,但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咱们省本来就是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多次改良后都有很强的耐旱性,加上抚远区水库和纵横交错的灌溉渠和围堰塘,足可以保证农耕不会受很大影响。”

陆长风点上一支烟,分析了旱情走势,不认为旱情的严重程度会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他含蓄地指出,秦云东只是听一些老农民说几段农谚就神经过敏,实在没必要。

“气象局说旱情有概率延长,并没有说一定会有大旱。投入大笔资金和人力物力,对于很多地市都是很难承受,就算是临江市是否值得如此浪费民力呢?”

陆长风继续谈到省农业厅因为投资推广高效农业,资金非常紧张,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让农业厅批准划拨抗旱资金,恐怕很难通得过。

他滔滔不绝讲了十几分钟自己的理由,秦云东一直没有插话,耐心听他讲完。

“老陆,你既然了解我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那就应该知道我做出决定之前是有一定把握的,绝不是仅凭直觉做事。这次旱情也绝不是我危言耸听。气象局是没有肯定说必有大旱,但也没有说一定就没有。”

接着,秦云东讲述了他多次和村民探讨旱情。

农民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对土地和天气的关系非常敏感,积攒了大量的农业知识。

不能说农民不懂现代科学,就可以忽略他们最宝贵的实践经验。

秦云东还和气象局的专家探讨了近三十年的临江地区气象历史资料,他可以有把握今年的旱情将会是历史上罕见的大旱。

“按我的推算,旱情会在五月份之后,从临江市蔓延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形成夏旱。到时候处于干旱加高温的环境,农业厅就算砸锅卖铁,也失去了抗旱最佳的时机。老陆,你主管农田建设,如果我省农业出现歉收,你敢说你没有责任吗?”

秦云东手指敲着桌沿,毫不客气地发出灵魂拷问。

陆长风的脸色变得凝重,他抽着烟看着桌子上的菜久久没有说话。

这倒不是因为秦云东说了重话让他恼火。

而是秦云东描绘的大旱结局,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如果全省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导致物价不稳影响民生,省里肯定震怒究责,他这个农田建设管理处的处长就是第一批洗净脖子挨刀的。

陆长风的确负不起这个责任。

看场面陷入僵局,陆长风的脸色也不好看,跟随他下乡的张科长赶忙打圆场。

“秦书记,您说得句句在理,但是我们陆处也有自己的难处。他如果没有证据就打报告向上申请抗旱资金,厅里领导不会同意,还可能会批评我们陆处假公济私,巧立名目为自己的家乡争取利益。我们具体做事的也难啊。”

张科长说完摇头叹息。

能和陆长风一起来的人,必定是陆长风信得过的心腹。

秦云东也就没有把这位张科长当外人看。

“张科长,如果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你会怎么选?”

“我……这事还要问我们陆处……我没资格选,一切听领导安排。”

张科长把问题抛给陆长风,自己则保持置身事外。

秦云东也没觉得张科长做得油滑。

张科长展现出做下属的本分,不该他说的话,他不能随便接话。

秦云东瞟了一眼迟疑不定的陆长风。

“老陆,我倒是有一个两难自解的办法,你要不要听一听?”

“云东,咱俩是啥关系,你干嘛那么客气,有啥话只管说。”

陆长风为之一振。

他知道秦云东是要给他出主意了,而且肯定还是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

“老陆,我建议你写一份全省旱情评估报告,摆事实讲道理,在后面列举出应对策略,包括兴修水利和抗旱资金物资储备。这不是申请拨款,只是一份报告,可以避免厅里领导猜疑,也暗中实施了申请资金的行动。”

秦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