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84节(3 / 5)
明也开始逐次收缩兵力,按照总部的要求脱离与日军的接触。
随着王效明的撤回东宁境内休整,至九月二十八日此次历时四个月的会战全部结束。杨震所部以近六万人的伤亡为代价,先后歼灭日军五个师团全部,三个师团的大部,两个师团各一部总计十余万。解放了伪满滨江省、龙江省、黑河省的广大地区。
在战斗之中,不仅歼灭了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还歼灭日军大量的战车、重炮等联队。在空战中以及地面战斗中,摧毁日军飞机上千架。并攻克关东军在东北地区最大的两个要塞群,东宁、虎头要塞。以及密山等地的所谓的国境阵地。
杨震所部在对日军作战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不算各种大口径重炮,仅仅步枪就缴获了五万余支,以及近万挺轻重机枪,其他军用物资数量无数。从日军各个要塞工地,解救出劳工八万余人。
此一战过后,按照杨震的估算,就算日军实施全面动员。补充完毕此次会战带来的伤亡,也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此战过后,至少半年之内,双方基本上可以肯定不会有大战发生。
因为此战过后日军损失的不仅仅是人力,还有庞大的物力。关东军七成的重炮、八成的坦克,九成的航空兵,都在此次会战中灰飞烟灭。要想将此次作战损失的巨大武器装备补充完毕,按照目前日本本土的军工产量来看。没有一年的时间,根本就做不到。
关东军这一战被打残了,但是在这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斗之中,杨震所部也伤亡极大。到会战完全结束,为了补充兵员,整个生产建设兵团所有适龄服役男子全部征兵。如果不是杨震早有准备,从苏联进口了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已经接近成熟的庄稼都无人收割。
面对着因为兵力损失过大,实际上已经是无兵可用,大片地区只能由各种各样的伪满武装担任警备的关东军。已经极度疲劳,同样因为部队伤亡过大,有生力量已经耗尽的杨震所部,只能就地转入防御。
接到王效明已经撤回东宁的电报,杨震看着面前的大幅东北地图却是有些郁闷。虽然明知道部队已经精疲力竭,急需休整。但面对着已经日军防御兵力相当空虚的大片地区,甚至连所谓的伪满首都新京都已经无兵力防守的局面,杨震依旧有些不甘心。
杨震知道,如果等日军缓过气来,再想收复这些地区无疑难上加难,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但目前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局面,却是让他实在有心无力。眼前自己的对手是日本关东军,但他们的后面还有一个亚洲最发达国家作为支撑。
关东军损失多少,以日本本土几千万的人口,损失的兵力很快就可以补充回来。要是再从朝鲜征兵,补充的速度只能更快。而自己,面对着人烟稀少,即便加上新解放区人口也不过几百万的北满。自己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日本,还是有心无力。
杨震明白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事情还得一步步的来。部队需要一点点的发展壮大,而战争也要一年一年的打。一口气将日军彻底的赶出中国领土,只能是一个梦想。至少目前看,只是一个梦想。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实现这个梦想,最终还要自己和所有的人去努力,去拼搏和战斗。要付出无数人的鲜血和牺牲,才能一步步的去实现。而现在,也只能去想想。能做的是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实力,为早日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揠苗助长的事情,不能做。如果不顾现实,强行南下恐怕只能会适得其反。关东军虽然在此次会战之中遭受到重创,但是在日军中国派遣军建制内还有大量的兵力。如果日军想的话,其在中国关内的部队利用铁路,可以快速的抽调回东北。
除了关内日军随时可以调到东北参战之外,在杨震的身边还有下辖三个师团建制的朝鲜军。即便杨震有心南下,但是面对随时可以大量增援的日军,也不得不强行压下一鼓作气解放全东北的梦想。这就是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一百分的努力不够
会战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后,杨震在佳木斯军区新的驻地召开了战役总结会,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所有野战部队旅以上干部,地方部队军分区,除了留一名值班之外,全部按照总部要求参加会议。
在会议上杨震除了对会战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之外,还提出了今冬以及明年开春后,工作发展的目标。实际上杨震将工作计划订到的是自己知道的明年六月份苏德全面爆发当月。因为他也不知道,日本人会不会认为苏德战争爆发,自己外援通道被切断,而自以为有空子可钻。
按照目前形势的发展,杨震决定将部队继续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部队。野战军由四个纵队组成,每个纵队下辖四个步兵旅。同时组建军区装甲兵司令部、炮兵司令部以及航空兵司令部。
地方部队报请中央同意后,则组建合江军区以及松江军区、嫩江军区三个二级军区。各军分区不在由总部直属,而是划归二级军区建制。同时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军区在对现有各个分区进行一定调整的同时,也将新成立一批军分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