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853节(5 / 5)
到高台山争夺战的关键。早在当初部署的时候,杨继财就有意识的针对高台山一线,进行了一些的准备。不仅在炮兵部署上形成了梯形配置,而且在火炮的机动上,也尽可能的采取了一定的办法。
因为这些一百六十毫米迫击炮威力虽大,但是无论是射程还是机动能力很差。炮火的支援能不能跟上一线部队作战的脚步,也关系到高台山这个日军核心阵地,能不能快速得手的关键。
这种重迫击炮最大射程虽有八千多米,但是在远射的时候精度实在说不上高,而且射程越远精度越差。而为了封锁高台山日军反斜面阵地,这些重迫击炮至少要向前推进一到两千米。以便尽可能的在精度最高的射程之内,为前线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所以杨继财在战前,事先就进行了一定的准备。并将十七师最好的炮兵参谋,都加强给了这个重迫击炮营。将全师的中吉普车,以及那两台轻型坦克改装的推土机,都给了这个重迫击炮营。
就是希望这个重迫击炮营,在这种山地争夺战之中,尤其是最关键的高台山争夺战之中,发挥应该有的作用。作为炮兵运用的行家,杨继财清楚的知道这些重迫击炮,虽说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但是对于这种浅纵深的山地作战,还是很适合的。
最关键的这些重达一吨多的重迫击炮,虽说作为迫击炮重量过大,限制了迫击炮最重要的一个定位,那就是跟随步兵的机动能力。最大射速三发每分钟,持续射速才一发每分钟的射速也有些过低。八千多米的最大射程,也多少有些对不起这种炮的口径。
但对于压制敌军反斜面阵地时,无论是弹道性能还是炮弹的威力,都是其他型号火炮无法相比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杨继财不仅对于这些重迫击炮寄予了很大希望。还将这种压制反斜面最好的火炮,放在了机动火炮的位置上。
而这个重迫击炮营,在杨继财煞费苦心的调整之下,倒也没有让他失望。在战斗打响之后一直表现出色,发挥了一般榴弹炮和加农炮难以起到的作用。先是配合攻击部队,打垮了主攻方向日军各个核心高地,囤积在反斜面的机动兵力。保证各个攻击部队,对完成正斜面攻击作战之后,可以快速的夺取日军反斜面阵地。
在发起高台山争夺战时,在临时加强的五门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的配合之下,组成了一个机动炮群。以又准又狠的炮火,死死的将高台山反斜面阵地的日军,与高台山以南日军纵深联系切断。
按照杨继财的要求,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用自己的高射速弥补射速过慢的一百六十毫米迫击炮。一百六十毫米迫击炮,则在校射飞机的配合之下。除了第一轮齐射覆盖高台山整个日军反斜面阵地之外,剩余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专门负责封锁高台山以南,纵深日军增援路线。
另外一部分,则继续与封锁棱线部位的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群配合,对高台山反斜面阵地以及正面日军工事群,实施顶点清除与压制,以及破坏性射击。这种迫击炮无论缺点再多,但是炮弹的威力却是足够大。
第一个覆盖性的齐射,就摧毁了高台山一线日军反斜面阵地,百分之八十的工事。这玩意一发炮弹,能直接贯穿一座五层楼房。在空中校射飞机的引导之下,打这些土木工事还不是手拿把掐。
在采取后方榴弹炮、加农炮群,以及密集的炮火,在将正面日军赶入工事和防炮洞之后。一百六十毫米迫击炮,再利用其独特弹道与炮弹的杀伤力,对日军工事群采取破坏性的射击,这种压制与破坏性相结合的战术,给高台山日军以很大的杀伤。
选对了时机
即便是日军依托山地,挖掘的防炮洞也很难抗的住这么一发炮弹。就算炸不穿,但是将洞口炸塌,将里面的日军封死在洞内还是没有问题的。在高台山和文惠里的争夺战之中,这个一百六十毫米重迫击炮营,在火力支援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对正斜面日军工事群和防炮洞的破坏性射击,以及对反斜面日军阵地的压制与破坏性射击。保证了主攻部队半天之内,就完成对正斜面日军守军清理,全部占领高台山正斜面主阵地。很多日军不是被炸死的,而是因为防炮洞口被这种重迫击炮炸塌,被活埋在了自己保命的洞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