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55章(1 / 2)

网神弱弱的语气传来:“冤有头债有主,这段是文神编的。”

赵风闲:“文神??”

耳边突然传来女神仙的声音:“可不突然,有伏笔的。”

几番逼问下,赵风闲才知原来天上的神仙无聊疯了,大家都围在一起看财神童子备选执行见习任务,实时转播。

作为活了千万年老神仙,早已看淡沧海桑田凡人生死,何况就是编个故事,何必当真。

赵风闲却无法认同,也许是他不知不觉入戏了。

生老病死,一向是世间最难解的题目。

文神说,至少她插入的这段侧面向崔何平展示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正是不完善才需要不断发展。

崔何平也的确悟了,他的性格里隐藏着惰性,另一方面安于现状,总觉得通过他的脑子和努力,生活已经大大改善,慢慢来也无妨,准备好再出发。

可世事从来不等人,他应该吸取教训。

一个月后,崔何平依仗一手炒花生的技艺,去了县城最大的饭店工作。

如他所料,他的手艺很快被专业厨师学走,他就跟着厨师长,向他讨教厨艺,学做别的菜式。

做菜最忌灵机一动自己添加增改,与菜谱出入一点,出锅后都可能不是预期的味道。

可崔何平老忍不住犯这种毛病,厨师长教训他,把刚炒好的肉丝放在他掌心,烫得手起了泡,他也能忍住不吭声。

几个月后,崔何平的厨艺已有小成,招牌菜打动了经常来店里吃饭的某县区领导。

领导某一天终于起了好奇心,让人把他找过来握手交谈,赞叹他做的菜好吃。

寒暄过后,领导忍不住问:“我发现你每次都在刻意记住我的口味,上我偏爱的菜式,你的目的是什么?”

而且他从来没大张旗鼓带人来过,那不符合他的无/产信仰。他就是单纯喜欢这家菜品,和群众一起多来吃了几次而已。如果不是有心人,根本不会认识他。

崔何平摘下厨师帽,表示他只想让领导帮他个忙,随后自我介绍起来。

领导听说他竟然是落榜两次的高中生,如今却在饭店帮工。听了崔何平的诉求,领导拍了拍他的肩,又鼓励了他几句。

时隔多日,崔何平终于证件齐全,走向去往梦想城市的路上。

绿皮火车坐了一天一夜,终于到了海城。

第33章 照相馆学徒但走在摄影前端

崔何平孤身前往海城, 一开始家里并不同意,父母辈的思想里总是恐惧生活发生变数,更担心子女远走受苦。

何况华夏近十年发展太快了, 他们走过的岁月里, 行商走贩是投机倒靶, 搞资的事, 结果没过几年, 现在年轻人又可以出门务工做生意了, 他们真的跟不上变化。

可他们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的儿子比疯傻前有主见多了,坚持又执拗。

他说自己不甘心平庸一生,非要出去闯一闯,崔父崔母也只能忍痛答应。

走之前, 崔何平问他二弟要不要和他一起去闯荡,崔文明眼中向往一闪而过, 最后还是摇摇头。

他说父母早年腰腿受过伤干不了重活,他是家里最大的劳动力,不能离开。

他也不只是为了父母, 更是为了这个家。普通的家庭很难把所有劳动力孤注一掷投入单一产业, 秉承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原则, 崔文明失眠想了一晚, 还是决定留下务农, 放弃了心底奢望。

崔何平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 没有说什么。

承诺说出口却实现不了属于画饼, 决定完成的事应该隐在心底, 落实于行动。

无论处于任何年代,走进海城都能体会到它处在时代前沿。

崔何平进了城, 对周遭的环境终于有了熟悉的感觉。八十年代后期的海城虽然没有现代化高楼大厦,其中的新老建筑却充分展现了时代交替的特色,道路规划也已经趋向完善。

走在路上的男女引领时代潮流。男士西装革履,夹着公文包走在上班的路上;女性不再裹得严严实实,大方展露自己的美,多数身着幸子衫和修身的连衣裙,颜色偏爱鲜亮,以红黄为主。

崔何平打量了几眼收回视线,把系统当导航询问线路,他打算先租个房子。

赵风闲耐心询问:“你是要租实惠又好住的房子,还是要宽敞且贵的房子,还是要越便宜越好?”

崔何平:“……第一种。”如果有的话。

他以前出差旅行还是租房都挺在乎歇脚地舒不舒服,住的差会让他心情烦躁压抑,他从不省这笔钱。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崔何平想了想补充:“出行方便排第一,地点不要太偏,也不要太贵……如果满足上述条件的话,环境差点也可以。”

“……”赵风闲表示要求还挺多。

在系统的帮助筛选下,崔何平省去许多麻烦,最后他坐着无轨电车到了西路,穿过晒被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