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下去。
在离开之前,崔何平婉言跟老板说了几句自己关于时代的理解,如今的婚纱摄影传入海城,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兴起的浪潮,目的是想让老板早做打算。
他和系统都清楚,等到影楼遍布海城的时候,会有很多照相馆连片倒闭,被时代淘汰。
老板愣了愣摇摇头,他并不否认崔何平的说法,毕竟如果他没有时代敏锐度,也很难赚大钱。
但他还是道:“现在相机都换了好几代了,功能越来越多,以后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但我始终觉得照相馆会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在略微昏黄的灯光下拍摄出来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以后的摄影馆真的能够传承下去吗?我不认为。”
“我想要尽量保留这种感觉,直到你所说照相馆不再被时代所需要的那天。”
反正他开照相馆是真心喜爱这份事业,但他和他的子女在别的领域也有做生意。他都快到退休的年纪了,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至于他走一步看一步吧。
几句话说得崔何平心服口服,怪不得老板能成为最早赚钱的人,思想格局非比寻常。
崔何平一直在做创业策划方案,辞职当天就带着弟弟去海城预选的地方看房。
崔文明这些年同样改变很多。刚来海城的时候,他处于完全陌生的环境,整个人畏缩敏感,生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他认为自己没啥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长,便脚踏实地从服装店帮工做起,后来慢慢成长,如今气质也与一开始判若两人。
大哥想要开影楼,崔文明二话不说辞职跟他一起干。
两兄弟四处转悠看了好几天,货比三家各种分析,终于确定了影楼选址。
在海城近两年兴起的商业街里,崔何平知道过不久这个地方会成为更加繁华的百货场所,客流量巨大。
他看中的店面虽然只有一层却十分宽敞,唯一的缺点就是贵,月租金上千,租一年就要几万块。
崔何平咬咬牙租了,之后由崔文明联系装修队,把原先的店面风格都拆了,重头按照摄影用途装修。
那段时间崔何平忙得没空吃饭睡觉,都是随便对付。他不仅要盯店面装修,回家后还得研究设计装修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