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6章(1 / 2)

他大病初愈,需要补充体力,加上只有他有蛋花,于是他便没有给其他人分。

自顾吃起来。

昨天的晚饭江盼吃的食不知味,到现在才好好品尝。

黄米的口感有点糯有点糙,不如大米细腻顺滑,吞下去有点噎嗓子;汤因为打了蛋花的原因,微腥;盐很淡。

唉。

江盼心里默默叹气。

本以为已经接受了眼前的一切,可这光吃的就一时无法接受。习惯了二十一世纪琳琅满目的美食生活,一下子还真有点不适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匆忙吃过早饭,男的坐着休息,女的继续忙碌。

林萍萍洗碗,赵桂芳和孙巧巧准备家里牲畜的吃食。林秀……还在睡觉,早饭也没起来吃。

江盼四下走动消食,心里将原主爹娘的家产盘算了一遍:

田产十五亩,亩产不到两石。十亩旱田去年冬种植小麦,林大仁他们去世前刚收割脱粒。交完赋税,约得十五石小麦;五亩水田种水稻,也是刚插完秧,得等到十月下旬收割,预计能收七八石。

陈米还有半缸(原来是一缸,这一个月来吃的差不多了),干笋,干木耳,干香菇及各种野菜干有两三麻袋。

手推车一辆,农具若干,置办的较为齐全。

房屋两间,一间是分家所得,一间是分家后盖的。屋内家具若干。

猪一头,年底能杀,应有一百斤过点;鸡三只,其中一只不下蛋了。

银钱,原本有七八两多,是林大仁两口子这几年攒的。结果被赵桂芳翻了去,料理后事,又给江盼看病抓药,估计也没啥剩余。

……

盘算完,江盼缓缓吐出一口气,情况还不是太糟。

感谢这是一个和平年代,总算没让他天糊开局。

这个朝代名为大启朝,新帝继位不久,结束了连年征战。如今到处都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为鼓励农桑,朝廷减免赋税,田赋仅为三十税一,口赋成年人每年一百文,未成年免税;户赋二十文,成年人每年还有个徭役赋三百文。

除此之外就无其他苛捐杂税了。

在这样宽和的政策下,农民耕种积极,粮食丰裕,百姓安居乐业,颇有国泰民安之貌。

这个叫林家村的村子隶属于顺和府城安县坝子镇,位于城安县南边,距县城十里路。从地貌,气候及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来看,江盼判断这里应位于中原偏南的位置。

城安县旱田多,水田少;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主食作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鲜有农民饿死的情况。

按理说林大仁两口子并三稚子十五亩良田,虽不能大富,饱腹却是不成问题的,怎地兄妹三人皆是一副饥不饱食,面黄肌瘦的样子?

想到这一个月的各种磋磨,以及过往种种,江盼再度叹息,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江盼心里有了成算,便不着急了,就等林家众人什么安排。

很快,赵桂芳就找了过来,说有事跟他商量。

第5章 演技

江盼到堂屋的时候,全家人都已经到齐了。

平时吃饭用的漆了黑漆的圆桌收了起来,两张竹椅并排摆放在正堂。

林家二老崩着脸坐在屋子里唯二的两张竹椅上。左边凳子上坐着林二柱,林钱来;右边坐着赵桂芳和一脸睡意的林秀。其他人都站着,包括抱着林喜的孙巧巧。

大人小孩齐聚一堂,颇有一种三堂会审的样子。

看到江盼进来,靠门框站着的林萍萍抬头欲言又止,最后却什么都没有说又把头垂了下去,手紧紧牵着林安安。

江盼环顾了一周,没有其他能坐人的地方,于是吩咐林萍萍:“萍萍你去帮我找个凳子,我这病刚好,站着有点累。”

话一出,林老头顿时哼了一声:“大早上往外跑的时候怎么不累,现在知道累了!”

“哎呀,瞧我跟巧巧早上忙的,都没注意凳子不够。”赵桂芳说着轻推了一下旁边的林秀:“秀秀你起来,让盼哥儿坐,你过去跟你二嫂一起站着。”

林秀翻了个白眼,语气满是不耐:“我不,我就要坐,怎么那么娇贵?要实在想坐让萍萍去搬一个不就行了嘛。”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那萍萍你去帮你阿哥找个板凳进来。”

林萍萍出去没一会儿就搬进来一个凳子,江盼看林钱来旁边还有位置,就将凳子放下坐了过去。

屁股刚挨着,林老太就发话了:“人不大,事情不少;二柱家的,你说正事吧。”

“嗳。”赵桂芳脆生生应了一声,转而对着江盼道:“盼哥儿,今儿找你,不为别的,是萍萍的事情。”

“镇上有个大户人家,父母常年在外面跑商,对家里幺儿少了照料。就想着找个年纪相仿的,一起养着,做个伴儿。”

“婶子想着萍萍各方面都合适,便托了人送了礼才给说成。那家人好,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