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扼元 第6o5节(1 / 4)

拖雷这两年里出入于南朝宋国,学会了汉人言语,也知道了不少汉人典故。在他看来,整个斡腹计划,便如螳螂捕蝉的汉人传说。

富庶的中原是蝉,长驱斡腹的蒙古军拖雷所部是螳螂。螳螂最大限度地摧毁中原的战争潜力,迫使周军主力长途回师,做那只捕杀螳螂的黄雀。至于成吉思汗所领的蒙古大军,自然就是坐等黄雀疲惫不堪,一击致命的猎人。

可谁能想到,中原的战争潜力现在就被激发出来了?

这些本该被屠杀如猪羊的汉人,竟然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他们自己就足够为自己复仇,使得拖雷所部陷入四面受敌的窘境,已经说不准谁是螳螂,谁是蝉。

或者说,当黄雀不必全神贯注于螳螂,螳螂和蝉的争斗,便已无关大局。黄雀和猎人之间的胜负,才能够决定蒙古人和汉人的未来。

与外人想象的不同,对这场胜负,拖雷本来并不太在乎。

他这几年里,始终被认为军事才能不足,故而地位怎也无法越过三个兄长。若要安心做个守灶的幼子,他的很多想法,又和包括成吉思汗在内的蒙古贵族多有冲突,几近离经叛道。所以他一直希望靠自己施政之才自立一番局面。这局面或者在西域,或者在中原,都行。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拖雷才一力推动了斡腹计划。他曾经好几次隐秘地盘算,成吉思汗和郭宁的会战会在什么情况下展开,有没有可能两方势力同时受到重创,而给拖雷和他的部下们留出自由舒张的空间。

可现在,拖雷不那么想了。

中原的仗必然会打成损失惨重的烂仗,他无比热切地期待成吉思汗的大军尽快扭转乾坤,拯救深陷难关的自己。

毕竟成吉思汗所在的地方,才是蒙古军真正的力量所在。扫平西域万里疆域之后,蒙古军的力量比从前强盛了太多太多。只要成吉思汗的大军来到,眼前的难关就不存在了。对此拖雷有十足的信心。

“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打烂了半个中原,郭宁的大军主力不可能不理会。他们一定会南下,大汗也随时会有动作……”他顿了顿,又道:“那才是关键!我们这里继续周旋,就算艰难些,只要那边赢了,都是值得的。”

周边的同伴们没人回答。

每个人都知道,拖雷只是想要鼓舞自己,并不需要旁人给出答案。身为也克蒙古兀鲁思的勇士,他们要做的,唯有不断与敌绞杀。

与此同时,开封北面,黄河以北的某地。

丘陵地带的气候比河南要冷些,冬季的雪野四望所及,几乎一片苍茫。少量的林木和屋舍被起伏不定的地形遮挡,而且都在大雪覆盖之下。

从凌晨开始,北风猛吹了几个时辰。风力越来越大,沿着西北面的山脉一路刮过来,发出呜呜的怪响。

山上的积雪被强风吹起,又纷纷扬扬洒落。以至于前方道路的痕迹若隐若现,全靠着一直往前绵延的马蹄印痕提示众人前进方向。

骑队本来聚集的避风处,积雪更是不断卷裹落下,堆得将近尺厚。就算屡遭前队奔马行经践踏,也没能把积雪之下的草皮和泥土翻出来。

这种气候下的行军,自然艰苦。队伍里的骑士们就算全都裹着皮裘,披着斗篷,也难免冻得半死。但骑士们不以为意,只在重新出发时用力拍打着自己的身体,恢复对身体的控制。包括郭宁在内,每个人都是如此。

好在雪已经停了,风力也在急剧趋向和缓,数百名骑兵终于可以加速前行。

目的地就在前头,今天的行军路途比预料的略长些。骑士们都沉默不语,保存体力和热量。不少骑士一边牵马,一边从马鞍旁悬挂的皮带里取出干粮咀嚼。

郭宁倒是不饿,他正专心对付自己的马。

他所骑乘的马匹在半路换过两次,现在这匹乌骓马来自于相州马场。整个马场千里挑一出来的,自然高大神骏,却还没和主人培养出默契。

马嚼子被用力扯动以后,乌骓马觉得有点痛楚,于是发出恼怒的嘶鸣,举蹄蹦跳。郭宁毫不停顿地翻身上马,随即伸手往干粮袋里抓了把带有盐巴的豆料,让战马舔一舔,作为鼓励。

第一千零四十章 选择(中)

骑队走了没多远,前头斥候射出响箭。

本队行进速度不变,随着军官喝令,分出数十骑马蹄飞踏,向响箭指示的南方山地迎去。而骑队方才加速疾驰,便见到山间闪出一骑,看装束乃是周军信使。

向导在本队前头,一时不方便询问。这一片的山地不知道是什么河流的分水岭,颇为陡峻。两侧山崖绝壁相对,宛如刀削。中间的山路坡度不小,往来斗折的地方被积雪覆盖,远远眺望,还隐约发现有冰封的反光。

这样的道路必然危险,策骑在上一不当心,就会连人带马滑坠,摔得筋断骨折。好几名骑兵见此,同时喊道:“小心!勒马!”

却不曾想,那信使策马行于险峻山路,全然从容不迫。他有时抖缰绳催马,有时甩镫翻身,单手按着马鞍随马疾走,复又跳上马背,奔驰时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