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红楼之挽天倾 第2514节(2 / 3)

韩癀抬眸瞪了一眼韩晖,温声道:“当今如今已经是皇帝了,改口称圣上即是。”

韩晖面色微顿,整容敛色道:“父亲说的是。”

遥想当年,他与贾子钰初识,一晃已经十五年过去。

韩晖想了想,又问道:“父亲可还是愿意出仕?”

韩癀沉吟片刻,说道:“我这个前朝首辅,如何出仕?不过你倒是可以借明年新皇大赦天下,再次科举入仕。”

韩晖连忙屏住了呼吸,问道:“父亲,我当真可以科举入仕?”

韩癀道:“新朝新气象,不过,先前让你研究科学之道,你最近可有何进益?”

韩晖道:“父亲放心,我已经研究了不少新学制艺,就等朝廷今岁的科举考试。”

韩癀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新皇就格外重视这些,况且新学的确颇有独到之处,据友人书信所言,金陵方向的铁路直达神京,可谓四通八达。”

韩晖道:“父亲,新学讲究格物致知,的确迥然于其他儒学。”

而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仆人快步进入书房当中,躬身近前,道:“老爷,这是颜老爷从南京递送过来的书信。”

韩癀闻听此言,从那仆人手里接过一封书信,阅览完毕,迎着韩晖的注视目光,道:“你姑父如今已接任户部侍郎之职。”

自当初前两江总督,后来的户部侍郎沈邡,牵连到郝家叛逆一案,而被株连之后,户部侍郎就暂时空缺下来。

而贾珩在登基称帝之后,就授意吏部,给位于南京国子监的祭酒颜宏酬功至南京户部侍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酬功。

韩晖问道:“这是卫…今上降恩?”

韩癀颔了颔首,道:“是啊,先行升任南京户部侍郎,将来再谋求调任封疆大吏,将来能否走到哪一步,一切就都看他的造化了。”

韩晖道:“父亲以为,陈汉立国百年,天下百姓颇得其惠,今上这位子……可还算安稳?”

韩癀两道白眉之下,一双苍老眼眸当中就见精芒闪烁了下,道:“顺天应人,稳若泰山。”

虽然是禅让登基,夺了别人孤儿寡母的基业,但如今天下歌舞升平,百姓皆从新政当中得到实惠。

韩晖道:“可父亲,今上那边儿似有继续革新朝局之意。”

韩癀道:“此事还不好说,今上善于布局,步步为营,不会贸然行事的,再说如今新政大举于世,已经是翻天覆地之变,而这些虽然有一些反对之声,却没有酿成太多乱子。”

韩晖点了点头,面上若有所思。

……

……

第1726章 旧朝已去,新朝方立,岂能无人殉节?(月底求月票!)

山东,临沂,杨宅——

但见碧波荡漾的池塘一旁,那白发苍苍的老者落座在一张藤木椅子上,手里正在捧着一本书,凝神阅读着。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当年的内阁首辅杨国昌,自归家之后,含饴弄孙,竟然活到了近八十岁。

只是平日在家,打听到朝廷的一些变故,这位内阁首辅杨国昌已经对贾珩唾骂不已。

就在这时,一个老仆快步跑至近前,道:「老爷,京中的邸报传过来了。」

老者这会儿,起了鸡皮的素手,放下手里的书册,苍声问道:「京中又有什麽消息流传过来?」

这些天,京中关于朝局的变动消息,一直传递到地方府县。

老仆禀告道:「老爷,县里的告示说,卫王登基了。」

杨国昌手里的一本薄薄书册倏然落地,闻听此言,斥骂说道:「这个乱臣贼子!」

这些年,杨国昌未尝不感慨当年没有提醒崇平帝提防贾珩,结果却是被其不幸言中。

「父亲。」杨国昌的长子,杨思弘快步近前,问道:「何事如此惊怒?」

杨国昌愤愤不平道:「贾贼篡位了,天下之人,竟无一人为先帝而怒起义兵,这天下之人何其忘恩负义?」

「父亲,卫王在朝野之上苦心经营多年,党羽遍布中外,卫王以奇技淫巧之道蛊惑世人,而天下那些愚民又因为新政之利而怀恩卫王,如今民心归夏,再难改易了。」杨思弘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

杨国昌长叹一声,感慨道:「天下之人何其忘恩负义?」

说着,摆了摆手,苍声说道:「扶为父到书房,为父要为先帝和陈汉写一首祭文。」

「父亲,先前不是刚刚书写过一篇?」杨思弘说道。

作为崇平帝潜邸之时的旧臣,杨国昌在崇平帝过世之后,写了不少祭文悼亡崇平帝。

杨国昌道:「是啊,那就再写一篇。」

在儿子杨思弘的搀扶下,杨国昌进入书房,落座在一张梨花靠背的椅子上,向自家的儿子摆了摆手,道:「让为父自己待会儿。」

杨国昌目光发直,喃喃说道:「旧朝已去,新朝方立,岂能无人殉节?」

此刻,杨国昌手执一杆粗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