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炮灰女配回村种地[美食] 第64节(2 / 3)

日子好过了,野山桃也没人吃。毕竟口感不如培育的大桃子好吃。

林悠摘了十几个桃子,拿回去洗干净去皮,尝了一个,酸的眼睛都睁不开。

只能把桃子处理一下,留下桃肉,用蜂蜜一层一层的盖上去,密封严实之后放在冰箱里腌。

腌了三天后再打开,桃子肉在蜂蜜的作用下变得透着粉,果肉软软的,酸甜可口,拿来配下午茶的小蛋糕倒是不错。

林悠开心自在,城里的荷叶却在悄悄的越销越快。

之前大家只顾着抢西瓜,这么一段时间过去,先是九福楼为首的做菜人发现了荷叶的妙用,用荷叶做个鸡鸭,解腻还增风味,九福楼顺势还开发了另外几个老菜谱上的菜。

荷叶肉泥黄鱼,用大黄鱼,鱼身掏空,取下来的鱼肉去掉骨头剁成肉泥,鱼肉和猪肉末混合搅拌,加入轻微的调料进行腌制,最后把肉泥鱼泥放进鱼肚子里,用荷叶包裹起来进行烤制。

这么一道费钱费工的菜,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几位老客的好评。

有上了年纪的客人来这里宴了一回亲家,出了包间门就跟九福楼的老板感叹。

“小光也算是熬出来了,今天这菜,比他师父的手艺也不差什么。”

张大光,就是九福楼如今的光头大厨。

老人家吃了几十年,是看着张大光接手的,叫一声小光也是应该。

九福楼的老板把人送出去,回来就下定了决心。

“大光师傅,你说的那个事,咱们干吧。”

张大光最近盯着菜谱琢磨,还真琢磨出点东西。可这些年九福楼一年不如一年,光走上层路线,竞争也是很激烈。鹿城多少贵价的西餐厅和名气响亮的老字号呢。迫不得已,九福楼只能降低价格,走的是中上档位。

张大光本来也没有那么多的野心,可顺利研究出菜谱之后,他就不这样想了。

他师父支撑九福楼多年,名声在外,从来没输过鹿城那些大饭店。

自己怎么就不能让九福楼重回巅峰?

只不过现在九福楼的格调已经下来了,想要再回去,那就要重新装修,重新定菜,还有……

张大光叮嘱老板:“食材一定要好,咱们去找惠和谈一谈。”

张大光的老板叫钱刚,本来他那没文化的爹还想给他叫钱缸的,后来是派出所负责登记户籍的实在看不下去这么赤果果的土大款风格,才给提建议说叫钱刚。

钱刚的爹如今已经退休,老头最大的乐趣就是省钱,在家里种了二亩地自给自足。

钱刚跟他爹一脉相承,抠索的厉害,张大光研究的秘制荷叶鸡他一个磕巴没打就上了菜单,今天这个荷叶肉泥黄鱼,他肉疼了好久才同意上。

黄鱼巨贵,而且鹿城不靠海,千里迢迢的运来,一路的保鲜都折腾死人。

结果黄鱼上了店里才两天,十几条鱼就销售一空。

老客人们本来不常来,偶尔来也是看在过去的面子上。但是新菜出色,一传十十传百,不少脸都有些生了的客人都来了。

有那不差钱的,点了一条不错,就又挑一条。

钱刚心里又爽又慌,打算改掉九福楼的路线,先头的投资可不小。

他们是一栋九层的楼,之前发达的时候把地皮也买了下来,后来为了让来的客人感受到高端大气,院子里做的中式园林风格,各色的树木和假山流水。可时间久了,这些东西都旧旧的。

还有房子外头要粉刷,停车场也要修整……

但是最当务之急的,还是先去搞定食材。

钱刚也是在县城人脉光,他没有直接上门去找惠和的老板,而是找了个中间人把肖凤云请了出来,在九福楼里摆了一桌。

中间人看到招牌菜上来就敲边鼓:“肖老板尝尝,我这兄弟可是说了,这道菜还是多亏肖老板您才有的吃呢。”

荷叶肉泥黄鱼,黄鱼的鲜美,肉泥的细腻,还有荷叶本身的清香,一入口就征服了肖凤云。

“哪儿是沾我的光,还是钱老板生意做的好,九福楼不愧是几十年的老字号。”

钱刚嘻嘻哈哈的寒暄片刻说出了想法,想从惠和进菜,想多要点荷叶。

“我们这老店啊,马上就要升级改造,冒昧的找您也是想先打个前站。惠和的菜好,我们也都很认可,想跟您签个稳定的供货协议呢。”

肖凤云手指扣着桌面,她倒是想接钱刚的生意,可是她自己的菜都不够卖的。

虽说莲花乡的村民们都扩大了种植规模,但依旧供不上县里人的缺口。尤其钱刚点名说的荷叶,她自己每天还只有那几斤的量,哪儿分的出来!

肖凤云只能推:“钱老板,大家都是生意人,我也跟你说句实话,荷叶这东西,我也是看人家供应商的脸色的。人家说卖多少就是多少,我这边实在分不出来。这样,就两个办法,一个是我给您搭个线,您自己去问问供应商能不能从她那儿出,要实在不行,就只能是咱们每天看店里情况购买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