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1 / 3)
心也随之沉静下来。
一池墨好,她已经心无旁骛,提笔开始抄写经文。
天的工夫,已经认认真真地抄出来四卷《金刚经》。
等到杨修文下衙,她与杨芷一道将经文呈给他,“爹爹中元节要不要去护国寺,如果去的话,想请爹爹把这些经书替娘分发出去。”
杨修文随手拿起一本翻开,笑问:“这是阿芷抄的?”
杨芷凑上前看了看,应道:“是。”
杨修文又问:“你现在临赵孟頫的帖子?”
“父亲看出来了?”杨芷忐忑不安地回答,“我觉得赵体比颜体更好看,所以从正月以来就临《洛神赋》。”
杨修文点点头,“颜体上手容易,不过你既是喜欢赵体也无妨。赵体笔圆架方,撇捺舒展,结构布白更方正谨严。只是帖子选的不好,可以先临《三门记》,等过上一两年再换《洛神赋》。”
杨芷答道:“我没找到《三门记》,只在大哥那儿看见一本《洛神赋》,就讨了来。”
杨修文闻声笑道:“我那里收着一本,待会儿你随我去取。”
是要去竹韵轩?
杨萱精神大振,翻出自己写的,双眼热切地盯着杨修文,“爹爹,您看我的。”
杨修文含笑接过,略略扫两眼,再仔细端详片刻,赞道:“萱儿的字大有长进,虽然笔力稍嫌不足,但起笔顿笔已经很有颜体的浑厚端方。”
杨萱连忙道:“爹爹,我一直临写《勤礼碑》,要不要换别的字帖?”
杨修文道:“《勤礼碑》就极好,不用更换。萱儿性子软,多临颜体字能沉稳些。”
杨萱顿觉失望,她也想借更换字帖的名头到竹韵轩去。
可父亲为什么不给她这个机会?
正懊恼,见杨修文站起身往外走。
杨芷伸手扯扯杨萱衣袖,使个眼色示意她一起去。
已近黄昏,夕阳将西天的云彩晕染得绚丽多彩。
杨修文穿件家常的圆领袍走在前头,半边身子映着霞光,呈现出朦胧的金色。高高束起的发髻中,隐约夹杂着几丝白发。
他已经三十有八,再过两年,就到了不惑之年。
想起先后两世,他对自己的教导与疼爱,杨萱紧走几步,牵住他的手,娇声唤道:“爹爹。”
杨修文低头,瞧见她鼻头沁出层薄薄的细汗,被夕阳照着发出细碎的光芒,乌漆漆的眼眸里满是孺慕,顿时心软如水,开口问道:“怎么?”
杨萱并没有特别的事情,听到他问,便甜甜糯糯地道:“中元节我们能不能去逛庙会?”
杨修文本是要听高僧讲经的,可瞧着女儿娇俏的神态,不忍拒绝,稍思量便满口答应:“好,爹爹带你们去,届时咱们趁着凉快早点走。”
杨芷喜不自胜,紧跟着快走两步,走在杨修文另一侧,仰头道:“太好了,谢谢爹爹。”
杨修文看着身边这双娇软乖顺的女儿,心里尽是满足,声音愈发放得柔和,“回头再问问你们母亲,若是她身子方便,也一道跟着去。”
辛氏想去护国寺,一是想给杨萱供一盏长明灯,二来,李显家的去田庄打听过,今年虽然没人落水,但近几年在河里淹死的孩子少说也有四五个。李显家的在河边已经烧过纸钱了,辛氏仍觉得不踏实,想要去庙里烧柱香,并请几件开过光的护身符给杨萱带着。
可转念一想,不管庙会还是护国寺,中元节那天都是人山人海,辛氏怀胎不易,时隔八年才又怀上,加上怀相不太好,实在不敢冒险。
斟酌再三,辛氏终于决定不去凑这个热闹,却把这几件事情一一嘱咐给杨修文,再三提醒他千万别忘记。
杨修文笑着拢拢她肩头,“瑶瑶尽管安心,到了之后我不做别的,先把这几桩事情做妥当。你在家里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想吃的我给你买回来。”
“我哪里就那么嘴馋了,还惦记着吃食?”辛氏嗔一声,又叮嘱道:“也看着阿芷跟阿萱别贪吃,庙会上东西虽可口,毕竟是外头做的,比不得家里干净仔细,少吃两口解解馋也就罢了。”
杨修文忙点头应允。
两人正说着话,杨芷与杨萱手牵着手,有说有笑地走进来。
因是逛庙会,怕挤丢了东西,姐妹俩都没戴那些贵重饰物,衣衫也简单,都是极平常的杭绸袄儿。只杨萱耳垂缀了对轻巧的青金石耳珰,杨芷腕间套了只珍珠手串,正与头上的珍珠花冠呼应。
辛氏满意地看着眼前这对姐妹花,板起脸对素纹与春桃道:“到了外头都警醒点,切不可离开姑娘左右,倘或姑娘有个磕着碰着的,你们也不用回来了。”
一一交代完,才目送着几人出门。
时辰尚早,暑气不曾升起来,微风徐徐,清爽宜人。
杨萱偷偷掀起车帘。
包子铺的徐大爷正将热气腾腾的笼屉搬出来,卖炊饼的许婆子则扎着青布围裙将炊饼摆得整整齐齐,而卖西瓜的胡大叔手提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