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节(1 / 3)
这可要了老命了。
周川东一看张文华的反应,就僵着脸对这位五蠹司的军爷致歉:“无事……无事……就是想问殿下今儿会不会召见?”
人家连搭理都不带搭理的,就直接出去了。
等一顿饭完,餐盘都收下去了。厅里掌灯,厅堂的大门也紧闭,大厅里的气氛却更紧张了。
周川东就说常中河:“总督大人,咱们都是一方大员,殿下不能这么对咱们?”
常中河斜眼瞥了他一眼,就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抚台大人。”周川东又看向张文华,“您说句话?”
张文华气道:“周大人想叫本官说什么?”
“太孙殿下……”吕许臣轻声道,“太孙殿下是不是对咱们有什么误会呢?”说着,他就看向都转运盐使司余更元和盐课持举司朱世恒,“两位大人说呢?”
余更元面色平静,轻笑一声:“吕大人急什么?既然是误会,太孙殿下总有明白的时候。耐心等耐便是,有什么可着急的。”
还就不信了,所有的大员关在这里就不管不问了?最多三天,朝廷收不到江南路的任何奏报,就先急了。所以,不用急,耐心等着吧。
大厅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了。
好不容易做好了心理建设了,结果大厅的门又开了,外面喊呢,“请常总督常大人。”
大厅里的气氛一下子又松了:这是太孙召见了吧。
而常中河却注意到了,外面通传的时候说的是‘请’而不是‘召’。
一字之差,他心里就有数了。要见自己的并不是太孙。
果然,见到的不止太孙,而是看一眼就知道是谁家孩子的少年。
四爷起身对常中河见礼,“常大人有礼了。”
常中河不知道这少年跟太孙是什么样的关系,身子偏了偏,不受他的礼,只含笑问道:“恩师他老人家,身体可还好?”
“祖父身体康健。”四爷请对方坐下,叫人奉了茶,就道:“常大人,我来见你,不是太孙的意思。”
常中河愣了一下,肩膀一下子就松了,“多谢了。”
四爷将茶推过去:“我现在过来,就是听你说话的。有什么想说的,尽可以说给我听。”
常中河摇头:“我托大,就喊一声‘贤侄’了。”
四爷颔首,“祖父在家中常提起常大人,不是外人。”
提起阴伯方,常中河眼里闪过一丝泪意,“我最对不住的就是恩师他老人家了。他提拔我与微末,对我委以重任……可我呢?江南如今成了如今这模样,我罪责难逃……”
四爷转着手指上的扳指:“太孙被劫杀的事,你事先可知情?”
常中河苦笑:“我知道危险,太孙也知道危险,可太孙还是来了。太孙要办的事太大,挡了谁的财路,人家都是要拼命的。我也想剿匪,可我拿什么剿?都说江南富庶……可江南哪里还拿的出钱来?好不容易左支右绌的倒腾出来一些……可这还得往东南沿海送去一部分,而这钱都不敢运到京城的,只怕运进去容易运出来就难了……当时太师就有过交代,他说,不管多难,每年必须从江南拿出一部分直接送往东南……缺了谁,也不敢缺了东南水师的银子……太师曾有言,倭患乃心头大患,匪患只是疖廯之疾……疖廯不可根除,小痒却无大痛,可倭患不同……”
四爷有些明白了。常中河不是绝对的清官,但属于有底线的官员。在任上也不是不干实事,也不是看不到政务的弊端,但看到了又如何呢?解决不了!能指靠谁去?能左支右绌这么些年,朝廷要银子的时候,他能扒拉出来送过去。东南沿海,能年年不缺的把银子送到,百姓的日子虽苦,却也并没有闹出民变。这与他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对这个人,四爷就说:“以你看,这次的事情……接下来如何?”
常中河却笑了:“太孙这次的事……办的好!如今,外面肯定是已经人心惶惶,安定民心为首要。其次,可暂选属官处理事务……”
四爷起身,看向窗外:“有件事,需要常中河来办。”
常中河微愣了一下:“不知道是太孙的意思,还是太师的意思?”
“一样的。”四爷就道:“祖父何曾想过谋害太孙,可下面这些谁又肯听了?在利益与师座之间……”
常中河默默的低下头,“不知道是什么事……”
四爷低声交代了两句,常中河的眼睛眯了眯,倒是没有犹豫,“知道了。一定会照办的!”
会照办就行。
会照办就可以走了。
出了溪园,常中河才发现,整个金陵城不光没有因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而惶恐的生出事端来,反而透着别样的热闹。
坐在轿子里,耳边还能听到街上三三两两的谈论声,竟是叫好的多些。
边上的随从在轿子外面轻声道:“大人……夏家的人在溪园外面……”
常中河眼睛一下子就睁开了:“夏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