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117节(2 / 3)

加入书签

王自力问。

“这你们不用担心的,长寿村里有些民房,专门是给那些外来人住的,价格也不高,等会要太晚回不去你们可以住那。”小毛说。

“可以。”张南点点头。

“啊?住这种农村的房子啊?脏兮兮的,我不要!”程秋娜皱眉道。

“你不要啊,行,那你一个人回沥县吧。”王自力又损她。

“没关系的,就一晚上而已,忍忍吧。”程思琪劝。

言谈间,他们见前方有几座房屋相连,一群妇女正围着收拢整理一些稻谷,连正眼都不瞧他们。

“她们在干嘛?”程秋娜从小生活在城市,不懂这些农务活。

“一看就没在农村待过吧。这叫打谷子,现在她们是把打的谷子收回家里。”小伍笑了笑。

“这些人都是一家的。”小毛说。

随即小毛缓步上前,大声问:“老鱼头在家吗?”

其中一名妇女回答:“不在呢,刚出去了!”

“几时回来啊?”

“差不多了吧。”

“哦,你们家空房还有吧?”

“有着呢!”

“行,我这有几个朋友,一会要是他们不回去了,就住你们家的房子吧?”

“好嘞!”

“给个便宜的价呗!”

“50一间房。”

小毛应了声,再往回走,对张南说:“一会要是你们决定住村里,就到这找她们,她们家的房间还行,挺干净的。”

张南点点头,也不以为意,沉默了几秒,问小毛:“你刚说的老鱼头是谁?”

“哦,是个老头,大概八十多吧,这大户家的一家之长,应该是个明白人,你们要打听事的话,倒可以问问他。”

“好,那女人说他就快回来了,我们在这等吧。”

“行。”小毛又回头冲那女人大声说:“嫂嫂,给我们搬几张凳子呗,我有几个朋友要找老鱼头,问点事。”

那女人也不回话,直接让另外两个女人搬来几张凳子,做事异常的爽快干练。

等坐下后,程思琪问小毛:“你怎么管她叫嫂嫂啊?”

小毛笑了,说:“你不知道,这一带,只要是结了婚的女人,我们都叫嫂嫂。”

“对!”小伍也说,“我们那也是。”

张南对这些地方习俗没有兴趣,他在想另一件事,半晌,他问道:“小毛医生,你刚提过的长寿和尚,就是那尊土偶,离这远吗?”

“离这啊……好像有点路吧,走去大概要三四十分钟,不过我没去过,都是听人说的。”

“你说,长寿村的人,经常会跑去祭拜那尊土偶?”

“嗯……反正以前经常去,现在不清楚了。这个你们一会问老鱼头,他肯定知道。”

说话间,一阵凉风刮过,吹得一旁竹篮子里的稻米瑟瑟作响。小毛不仅打了个喷嚏,立即掏出一条手帕擦拭鼻子。

现如今,由于纸巾运用广泛,手帕这种生活用具几乎已经绝迹,见小毛居然在用手帕,张南好奇问:“小毛医生,你还用手帕?”

“是啊。”小毛笑了笑,把手帕放回口袋,“我从小就爱用手帕,纸巾什么的用不惯。”

“他这小子就这样,特别传统的一个人。”小伍笑说。

“嗯,也不单单是我,我们这地方的人都挺传统的。”小毛盯向那些妇女。

“看出来了。”程思琪说。

张南心想:这一点倒是跟我挺像,如今通讯那么发达,我却喜欢用传统的信件联络方式。

越是穷乡僻壤,生活习惯就越传统,跟现代社会脱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同样对比,上海尽管也有一些乡镇农村,但因为现如今交通便利,地方又小,生活在那的人,他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与城市人群相差就不太大,相互间的交集也多。

明白这一点,张南不再说话,安静坐着等候。

过会,一个人高马大的老汉,身后还跟了两名中年人,抗了把锄头,健步如飞地走到连屋跟前。

“达达,有人找。”先前那女人用手一指。

小毛忙介绍:“这就是老鱼头,应该是刚干完农活回来了。”

“那女人叫他达达是什么意思?”王自力问。

“哦,我们这的人,管亲爹也好,公公也好,丈人也好,一律叫达达,女的就叫嬷嬷。那女的是老鱼头的儿媳妇。”小毛解释。

“什么鸟称呼。”王自力轻声吐槽。

“谁啊?”老鱼头放下锄头问。

小毛上前招呼:“老鱼头,是我呀,记不记得?扈村的毛医生,给你诊过病的。”

“哦……”老鱼头一拍手,神情立刻变得和蔼不少,“记得记得,怎么不记得,那一阵我腰扭了,你给我看过,还不收我钱。”

诚如老鱼头所说,数月之前有次老鱼头干活把腰给扭了,请了小毛过来,小毛免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