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章(1 / 2)
“是有这么回事,”族长意外她竟然知道。
“这是好事啊,知道后我立刻给夫君送了信,他也是极为赞成的,让我取出五千两,交于族长,也算我们尽一份心。”贾敏立刻道。
五千两已经很多了,现在姑苏上等水田大概是三到四两一亩,五千两能买下一千五百亩。
更何况林如海有钱,林家其他人也不逞多让。
林家本就是传承了许多年的大家族,底蕴自不必说,族人即便没有科举,过得也不差,像族长家,就拥有姑苏郊外一整个山头,和山下好几个村子连成一片上万亩良田。
即便有一大半是属于族里,算作祭田,可也是交给族长管理的,他取用一些也无妨。
除此之外,林家还有别的收入,像商铺之类的。
林家自己不做生意,但好地段的商铺不少,租出去每年光租金就不少了。
林如海一家就出了五千两,其余人家出一点,凑够一万两,就完全够了。
三千亩良田,每年的出息至少在六七百两上下,光是用来培养子弟,怎么都够用。
因为林家已经有了族学,且有专门用于族□□转的产业,每年收益超过了五千两,开个书院都够了,何况林家的子嗣也没多到这种地步。
其实族学里,有一大半是亲戚家的孩子。
贾敏以为族学中亲戚家孩子多了,其中难免有家中困难的,林家乐善好施,不仅不会要学费,说不得还要贴补一点,所以不够用了,族长这才想着,多置办一些良田,让族学更富裕些。
林如海得知,来信说这是好事,培养子弟,不管是不是林家的,都是善举。
他们既不缺钱,那多资助一些,就当给儿子祈福了。
族长沉吟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解释清楚,“想来是你听差了,我确实有这个意愿不错,但不是为了族学,族学那边的钱财尽够了。”
贾敏一愣,“那是?”
“是有那么几个孩子,于读书上没什么天赋,识字后再继续,也不过是浪费时间,我就想着因材施教,既然他们有别的兴趣,培养培养,以后兴许也能出息。像三房淘哥儿家的小子,自小就对算盘珠子感兴趣,他母亲在她旁边拨算盘算账,他光听一听,就能比母亲算的还好,那时只有三岁。后来上了学,他一背书就犯困,淘哥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开窍。偏一看起《九章算术》来,就精神百倍。”
族长想到那孩子,顿时觉得乐呵,“他父亲就想着,要不找人教孩子这个吧,林家也不是非要孩子走科举一途,虽则算术以后的出息有限,但如果能专精的话,兴许也有点用。于是淘哥儿家就为他专门请了夫子。”
“我得知后,想到族学也有几个实在不开窍的小子,就想专门设一处学堂,培养他们学点别的吧,实在不行,教一些庶务也是好的,说不定还能壮大林家产业呢。只是这样一来,花费就大了。”
一对一培养,可比在族学一起学习还费钱,关键还是看不出未来是否会出息的课程。
不仅族里人觉得浪费,与其花时间金钱在这些孩子身上,还不如集中资源在那些能科举进士的族人身上呢。
就连淘哥儿这个亲生父亲都是这样想的,他的儿子不争气,那就不要在族学里占用资源了。
所幸他有钱,能单独培养儿子。
那些儿子孙子争气的,更不愿意族长分一部分资源出去。
林家再是和睦,也是个大家族,中间各种声音不少,只是族长一脉自来就是嫡支,为人公正大方,又有林如海等出息的族人支持,无人能动起其地位。
但族长也要顾及族人的感受,不能强压他们同意一些看起啦并不那么合理的要求。
哪个家族不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会读书,有机会考中科举的子孙身上,去另外培养‘愚笨’孩子这种事,除非你家钱财资源都不缺,即便那‘愚笨’是孩子的聪明点错了地方,也是如此。
因此在和族人商量过后,见大部分人都不同意,他就想自己出钱,购买一些土地,用作以后这部分孩子的培养开销。
能培养多少算多少,都是林家的孩子,能为他们找一条出路,也是好的。
他不知道贾敏从哪里听到的消息,但林如海是正经的科举进士出身,大概也认为读书最好吧。
贾敏听明白了,忙道,“族长多虑了,夫君一向认为孩子,出息不一定非得体现在科举上,能有一门技能,未来生活无忧,也是不错的。”
她瞄了一旁软榻上玩耍的苏叶一眼,这还是之前她见那些孤儿被接走,询问林如海才得知的。
原来这些孩子要被送去学习一些目前科举用不到的东西,但有这位在,以后一定有大用的东西。
她不理解是什么,但想来夫君都支持,未来一定错不了。
未来或许不再是儒生的天下了,林族长能未雨绸缪,或许他们林家以后真会出几个科举之外的人才呢?那也不错!
当然这事不能透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