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736章(1 / 2)

加入书签

要是盐税能多一些进项,那国朝的压力就会减轻。

陛下想整顿朝纲,想整顿吏治,这对社稷而言是好事,我等身为大明臣子,就该多为陛下分忧才对。”

你个老狐狸,说的倒是冠冕堂皇啊。

见周延儒这般讲,温体仁心里冷笑起来,你之所以这般说,无非是想得到天子更多倚重和信赖罢了。

权力谁都喜欢。

时下内务府的特设,让崇祯皇帝可供选择的群体增多,想要通过天子的信赖和倚重,来换取仕途上的亨通,对周延儒、温体仁这类群体来说,就必须要做出相应取舍,以应对今后变动的政局。

要是不做出改变的话,就算贵为内阁大臣,失去天子的信赖和倚重,那说到底就是空筒子罢了,在这个吃人的世道下,怎样揣摩好圣意才是关键。

众生相(2)

乾清宫。

“内务府所拟擢升和捐官特制,朕看了,没有问题。”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殿内诸内务府总管大臣,微笑着说道:“内务府所辖秘书处可誊抄数份,派往各地赈灾行署公示。”

“对心怀社稷者,纵使没有考取功名,愿为朕分忧者,就应当特事特办,叫他们擢授相应职官,来替朝廷做事才对嘛。

别的不说。

单单是转隶到内务府的各地官办诸厂,嗯,现在改称国营诸厂了,就急缺大批人手,来形成规模的运转。

内务府做事,和外廷做事不同,是要注重功名,但更要注重能力,不要觉得总揽宫廷事务,就只是为宫廷效命。

像内帑所获取的财源,要是能稳定的话,如果国库这边不济,那是需要内帑来支撑的,如此才能解决国朝的问题。”

钱肃乐、李长祥、张肯堂、沈廷扬、黄道周、何腾蛟,听着天子所讲明的情况,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尽管他们是天子钦定的首批总管大臣,在内务府掌握着很重的职权,不过对内务府这一权力机构,多数人心里是感到心悸的。

单单是所设的一应衙署,如果真要悉数补齐的话,仅内务府一处职官规模,就将超过数千众之多,这远比户部这等衙署还要多出很多。

黄道周走上前作揖道:“陛下,臣觉得内务府所定捐官特制,应该加强相应监管,特别是对赈灾行署所辖读书人和士子,采取更高的要求才行。

如果有人钻空子,私下勾结在一起,做一些欺上压下的事情,继而靠着内务府所拨银子捐官,获取相应的职权,那……”

“这件事情,黄卿所领的廉政公署,要特别注意。”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朕将廉政公署转隶到内务府,并非是让它充当摆设,相应的监察和大计,要遵循外廷的标准。

事情该怎样做,不要只知道看朕的旨意,要懂得提前谋划和部署,内务府所辖职权众多,所涉及的领域更广。

这般多的衙署,这般多的官员,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监察和奖惩,是要出大问题的,内务府的吏治,今后必须从严抓起来才行。”

“臣遵旨。”

黄道周当即作揖道。

依托总揽宫廷事务,与外廷职官无涉,继而缔造第二套行政班底,崇祯皇帝是想通过长效的运转,多为今后的维新变法扩充队伍。

但凡进内务府这一体系,都将会打上相应的标签,通过这等主动进取的方式,崇祯皇帝要让文官群体分化和对立,在他的绝对掌控下,将权力斗争限制到一定程度,继而有序推动维新变法。

“官办处所呈递的奏疏,朕看了。”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环视殿内诸臣,朗声道:“先前所筹建起的数十家国营诸厂,在直隶、山西、陕西等地,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

在各地巡抚和赈灾行署的配合下,帮助地方疏导一批灾民和流民,所聚拢的规模超过10万众,这是值得肯定的。

10万众的脱产群体,就代表着10万户,他们能通过相应的活计,赚取到养家银子,那就不会遭受到影响。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内务府在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筹建起更多的国营诸厂,以减少各地破产群体的规模,确保地方的秩序安稳。”

崇祯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他所筹建的国营体系,要是做不好监察,要是做不到分权,就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匠户制度。

不过鉴于当前特殊的国情,崇祯皇帝必须要先把框架搭起来,在发展国营体系的同时,做好相应的监察和分权。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今后内务府这边,每年要筹措500万两银子,和各地经受考察的群体合资,筹建起一批国营诸厂。

涉及矿藏、冶炼、建材等领域产业,积极在各地招募青壮,针对国营诸厂的发展,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表明发展需求。

内务府拿出这么多的银子,是要赚取到相应银子的,继而养活这庞大的脱产群体,让所涉足的产业发展起来。”

想有效推动原始工业化,就必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