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 / 3)
时乐把捆好的秧苗装到竹筐里,一一背到水田去,顾朝朗今早背了几筐,剩下的时乐又背了七八趟,最后一趟的时候他把竹篮也拎上了。
家里的田位置都是相近的,只有秧田单独在河边,时乐估摸着数量把秧苗扔到几块田里泡着,和正在插秧的顾朝朗说了两句话就拎着竹篮回去了。
插秧的时候村里人经常忙活到天黑才回家,顾朝朗也不例外,时乐只得先回家做饭,到时候再送到田里。
现在不过申时,远不到吃晚饭的时候,但是干活的时候很累,平时一天两顿,农忙时得四顿,下午再添一顿晌午饭。
下午这顿普遍吃的简单,多是几个杂面馒头应付过去,时乐昨晚煮骨头的时候也把面发上了,不过他还把馅儿也准备了,包子总归是比馒头好吃的。
时乐准备了两种馅儿,腌菜肉沫和红糖,他发的面也多,想着把明天的也备上。
时乐一到家就先把火点上烧着水,又把锅洗刷干净才开始包包子,一锅包子要蒸两柱香左右,时乐第一锅蒸了八个。
他匆匆把第二锅蒸上,又往灶里添了柴火,水葫芦里灌满温水,就拎着蒸好的包子和水出了门。
他也没在田里耽搁,把篮子递给顾朝朗,又交代了几声就急忙赶回家。
一连几日,时乐隔一天去秧田扯一个半时辰的秧苗,然后再送到田里,其他时间就在家里忙活,到了饭点再给顾朝朗送饭。
转眼就是顾清成亲前一日,田里的活计只干完一半,顾朝朗还是一早就去了田里,时乐则去了顾清家帮忙。
先是布置院子和屋子,贴上囍字,挂上红布,又是收拾院子,提前找好的厨子前天已经定好了菜单,昨天采买了一些,有些不禁放的今天下午才去买。
一早上忙活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手里闲下来,时乐急匆匆地跑回家,做好饭给顾朝朗送去又回了顾大伯家。
一进门,李秋芳就看见了,嗔怪道:“一大早就和你说了朝朗的午饭从这里送去,你偏不肯,硬要回家,这是把伯娘当外人了。”
时乐摸了摸鼻子,笑着道:“没有的事儿,伯娘怎么能这样说,是家里昨晚做的多了,不吃了浪费,晚上朝朗就来伯娘家吃了。”
李秋芳也不知信没信,笑骂了两声,就招呼道:“今日帮忙的人不少,你别忙活了,进屋和清哥儿说会儿话,也歇歇,忙活一早上了。”
时乐点头应了,“那我先进去,一会儿再出来帮忙。”
李秋芳拍了拍他的手,就径直忙活去了。
时乐熟门熟路地去了顾清的屋子,顾清这会儿正坐着发呆,虽说是他成亲,但是他确实没什么事情做,一见时乐进来就笑着起身,“时乐哥哥,你怎么才来,我好无聊。”
时乐笑着道:“我可是一早就来了,在外头帮忙呢,这不就来陪你了。”说完就坐到顾清身边,开始闲聊。
顾清杵着下巴叹气,“我怎么就要成亲了,我都反应不过来。”
时乐也想起了去年自己成亲的时候,内心的无措和此时的顾清一模一样,彼时的心情还历历在目,但仔细一想已经是八个月前的事了。
时乐自觉不是一个很会安慰人的人,便将当时自己的想法都与顾清说了,又说了婚后的日常,倒也意外的安抚了顾清的忧虑。
此时屋外正忙得热火朝天,笑闹声一片,人一多最常见的话题就是村子里的各种八卦。
这个说东边的媳妇儿回了娘家,那个道西边出了个酒鬼,又是说这家的孩子去了隔壁村的私塾,那家的丈夫在镇上找了个活计……
时乐和顾清坐在屋里本还有些无聊,尤其是顾清,这两天都憋在屋里,这会儿已经完全不无聊了,两人挪了个位置,坐在窗边津津有味地听外头的八卦。
时乐这些日子虽然认识了青塘村大部分人,但有些距离自己家很远的他也不认识,只能扭头悄悄问顾清。
约莫一个多时辰,时乐和顾清就坐在桌边,手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着络子,竖着耳朵听外头的八卦,两人已经十分有默契了,时乐一扭头,顾清就给他讲解外头正在说的是谁。
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哥儿姑娘,一碰见外头那些聊天的,难免就要成为她们的话题,但是这样在屋里听就避免了这个问题,只有听八卦的快乐。
估摸着申时,外头的声音突然更大了,七嘴八舌地像是吵起来了。
时□□过窗户纸瞧了一眼,外头的人好像都站起来了,他把手里的络子放下,看着顾清道:“你坐着,我出去瞧瞧,一会儿进来告诉你。
顾清连连点头,催促时乐赶紧出去听,说不定是有了什么大八卦。
时乐见他那样子有些好笑,还是快步走出去了。
他一出屋子就瞧见院里来了一个陌生男子,手上拎着两块猪肉,眉头紧皱,弯着腰正和李秋芳说话。
“婶子,实在对不住,我爹今早上山摔了一跤,手就不能动了,去镇上瞧了说是骨折,我爹就催我赶紧来告诉婶子一声,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