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2 / 3)
记忆中的字一对才认出来。
傅庭涵也在脑海中翻着记忆,感叹道:“要不是有原身的记忆,看这些竹简,我们就要成半文盲了。”
他看向赵含章,“听说赵老师在图书馆读的书很杂,尤其精通文史一类的书籍,这些图书馆有过记录吗?”
赵含章伸手接过,看了一眼,发现写的是司马懿在曹魏时韬光养晦的事。
她略一挑眉,卷起来道:“倒是可以借鉴一下。”
现在他们也是小苗苗,也需要苟着点儿来。
“但今天赵老师很霸气。”说的是她拉着赵瑚要一块儿陪葬的事。
赵含章表示歉意,“一时没压住脾气,下次你提醒一下我。”
傅庭涵忍不住抿嘴一笑,“实在不想改就别改了。”改了还能是赵老师吗?
赵含章看着这书房里的书蠢蠢欲动,她做过两年的图书管理员,对书有种天然的喜爱。
这么多书留在这里落灰也太可惜了,她袖子一卷,招呼傅庭涵,“走,我们收些书走。”
你添不添
赵含章让人翻出不少空的箱笼,抬到书房就开始装书。
汲渊知道后,屁颠屁颠的跑来,要帮着一起收。
成伯见他们一卷一卷的往箱子里装,只能围在他们身边提醒,“悠着些,悠着些,小心走不掉。”
的确不能太过分,在族人眼中,赵二郎的根基还是应该在西平老家这里,她带走太多书籍,颇有吃里扒外,胳膊肘外拐的嫌疑。
赵含章克制住自己,和汲渊道:“先带这些走,等抄好一份送回来再换一批带走。”
汲渊一愣,“全抄了?”
赵含章看他,“很难吗?多请一些识字的人就是了。”
汲渊刚想说,识字的人那么好请吗?而且要抄这么多书得要多少人啊?
赵含章已经一脸严肃的道:“我们要尽可能的收拢人才,带过来的部曲及家眷,还有路上跟过来的难民,已经超千数,管好这些人,需要的人手就不少,识字是最基本的。”
她道:“洛阳已乱,就算乱军退出洛阳,已经流离的百姓却很难立即回归洛阳,成为流民流落在外。”
汲渊惊讶的看着她,“女郎要收拢流民?”
“为什么不呢?”赵含章诧异的看着他,“我祖父不就一直在做这样的事吗?可见这件事是正确的。”
她道:“世道已乱,仅凭这几百壮丁想要护住我们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们守护了我们,我们也要守护住他们,既如此,掌握在我们手里的力量自然是越大越好。”
汲渊:“……女郎好志气,但朝廷有明文规定,不许世家门阀赡养超过千数的部曲,而赵氏已经有不少部曲,女郎独自一人,按律,可豢养的部曲不得超过百人。”
赵含章似笑非笑的看着汲渊:“先生,这偌大的赵氏坞堡里,难道只有两千部曲吗?”
汲渊沉默了一下后道:“至少名义上是的。”
“那您放心,我名义上也不会有亏,我在上蔡那么大的田庄,自然需要不少长工和佃户,而且,县君不查,谁知道我那田庄里养了多少人?”赵含章道:“就是查了,就又一定可以查得出吗?”
汲渊听得心情激荡,不由去看傅庭涵,见他面色淡然,并不反感女郎的强势,他心中越发欢喜,却嘴硬道:“女郎想要隐户,这岂不是挖朝廷的根基吗?”
赵含章收起了脸上的笑,认真道:“若有一日,国家出现明君,对方可掌控朝政,那我自然不会再留隐户和部曲。”
她道:“国家若安定可保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何需部曲?朝廷若能使民安居,隐户自然不愿再留在我这里,到时候我不会阻拦他们离开。”
但现在,国家不能保护她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百姓流离失所,她的田庄可以保他们一命,她为什么不做?
实际上,要不是江南太远,这个时代出行的成本太高,她都想提前搬去江南了。
只要想想后面北方和中原彻底陷入战乱中,近百年的时间都是在你打我,我杀你间度过,她就有种深深的危机感。
但想到江南那边人生地不熟,且本地士族林立,他们这些北方人去了未必就能好过,不如在汝南,好歹有亲族依靠。
考虑到这些,她这才选择上蔡留下,而且,从上蔡到洛阳也近一些,他们要是找到回去的路,说不定还得跑到洛阳城门那里离开。
既然选择留下,那她就得为将来做好打算,保障好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要务。
而要实现这一条,首先就得有足够的人,然后是要有足够的财物,最后是管理这些人的人。
汲渊感受到了赵含章的野心,虽然他觉得一个女郎这样的野心有些不合时宜,但有什么关系呢?
她身边还有傅庭涵呢,她的能力可以反馈在傅庭涵或者赵二郎身上,而这俩人的男子身份可以使他们在朝堂上获得政治资源,至于手握这些资源的是他们,还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