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355节(1 / 3)

加入书签

旋即,天子似乎挣脱了感慨的情绪,面色重新变得平静起来,扫视着群臣,道。

“使团一案审到现在,是非曲直已然明了,使团三人擅自泄露军情,无论是否奉太上皇之诏,皆罪无可恕。”

“焦驸马奏请朕询问袁彬是否矫诏,但从刑案审理而言,问亦无用,因为无论袁彬如何作答,都难证其言真伪,焦驸马此请,非为真相,不过但求所谓心安而已。”

焦敬顿时僵在了原地,他也没想到,天子说话变得这么直白,与此同时,不少大臣也陷入了沉思。

的确,在目前的情况下,袁彬已经是所有人能够追查到的极限,他的证言可以佐证使团是否有罪。

但是,却没有人可以佐证他的证言真假。

矫诏这么大的事情,袁彬自己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吗?

证据何在?谁又能为他佐证?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太上皇!

这道诏旨是不是太上皇的意思,只有他老人家自己最清楚,可是,太上皇身在迤北,谁又能去向他求证?

既然无法证明,那真的就是如天子所说,但求心安而已。

焦敬提这个要求,想要的不是真相,而是想要他心中的真相,只不过,需要借袁彬之口说出来而已。

目光落在焦敬的身上,天子的声音多了几分冷意,道。

“虏营危机四伏,举目皆敌,袁彬尚能周旋其中,翼护太上皇,如今安然归我朝廷,却被疑擅自矫诏,此等罪名若定,乃必死之罪。”

“因此,朕不愿问他,身为太上皇随侍之臣,他本当为尊者讳,因为朕若垂问,袁彬便不得不答,他若说此诏为真,则是对太上皇不忠,若讳言否认,则自身将陷于死地。”

“朕一言既出,便会令此等忠直之臣,陷入两难之地,此乃以怨报德之举,非天子当为之事,故而,朕不问。”

最后的这句话,天子说的斩钉截铁。

接着,天子直接给袁彬之事,下了定论,道。

“此诏是真是假,待太上皇回来之后,自有定论,袁彬乃太上皇随侍之臣,纵真有何罪,也当由太上皇处置。”

“袁彬于迤北,奋身翼护太上皇,于国是忠,乃人臣本分,但是于朱家,则是恩情。”

“朕身为太上皇之弟,不问此人,不断此罪,惟当以皇弟之身,代皇兄与天家,谢袁彬于迤北翼护兄长之恩。”

这番话,给焦敬说的一愣一愣的。

他怎么都没想到,天子到最后,竟然是这么个说法。

这是什么逻辑?

就因为袁彬在迤北保护过太上皇,所以怕他有罪,就不问了?要等太上皇回来再审?

拜托,陛下,现在是在审案,到底还讲不讲道理了?

焦敬有心想要开口再说些什么,却忽然感到殿中的气氛不大对。

转过头瞄了一眼,却见不少的大臣,尤其是文臣那边,神色都颇为复杂。

甚至于,有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已经止不住的抹着眼泪。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文臣当中便有人站了出来,拜倒在地道。

“陛下贤德仁爱,实乃天家之福,万民之幸。”

“列祖列宗在上,陛下孝悌之心感天动地,臣等敬服。”

“陛下圣明,德行昭然若此,实乃祖宗庇佑也。”

越来越多的大臣冒出来,红着眼眶赞誉天子仁德,孝悌,乃贤明之君,没过半刻,殿中就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

焦敬顿时感到手脚冰凉,他终于反应过来,天子到底在做什么。

从焦敬的角度出发,他并不关心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只关心太上皇的声誉能不能保得住。

但是,从文臣们的角度出发,他们又何尝会关心真相吗?

问不问袁彬,能问出什么,对于朝臣们来说,根本就无关紧要。

如天子所说,案子审到现在,无论诏旨是真是假,使团之罪早已经无可推脱。

就算是能够改变局面,又岂能和天子此刻所表现出来的,孝悌尊亲之义相比?

一个仁德孝悌的圣天子,在朝臣们看来,比一切都重要。

所以,哪怕袁彬就在朝上,哪怕审一审他费不了任何的工夫,天子这一番话说下来,袁彬都不能再审!

这个理由,光明正大到没有人可以反驳,除非有谁想跟整个儒学为敌。

在这一刻,焦敬终于意识到,这件案子没有希望了。

不审袁彬,那么所有的证据和供词,指向的都是太上皇不顾边境百姓,为保己身,命使团泄露军情,取得也先信任,伏杀喜宁。

哪怕最后不以此为结论,但是这些证据和审案细节一旦公开,谁又能看不出来呢?

于是,在群臣激动的神情当中,朱祁钰继续开口道。

“来人,给袁彬松绑。”

“锦衣卫校尉袁彬,于迤北之地,虏营之中,随侍太上皇身侧,奋身护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