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全业务竞争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 / 2)

加入书签

全业务竞争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北京晨报》:百度推出了即时通信工具百度hi,您会觉得有压力吗?李彦宏说这是百度的战略级产品。

马化腾:搜索也是我的战略级产品。我使用过百度hi,感觉它主要的作用是把百度的内部产品都打通。不过这也体现出一个趋势,就是企业之间全业务线的竞争。

《北京晨报》:您的意思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将迎来全业务竞争的时代?

马化腾:业内曾经还笑称腾讯什么都做,是“全民公敌”,可如今这个概念已不存在了,因为你不是想去进攻别人,而只是想稳定你的用户群,发展全业务线很自然。现在同时进行搜索、即时通信、电子商务的已经有三家公司(2008年)。不过这种趋势在中国互联网还是初级阶段,但在韩国已经有了先例。

《北京晨报》:腾讯的多条业务线怎么兼顾?

马化腾:做全业务,不代表会很冒进地把现在的主营业务丢掉,而且更要依靠已有的收入来支持试验。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比如像网络广告,它比网络游戏和无线增值业务的天花板更高,腾讯必须去争取。其实从公司业务角度看,我早可以退休了,但产品上太多没做好,除了门户,还有搜索和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做了两年才刚找到诀窍。

——马化腾接受《北京晨报》采访

成长给腾讯带来很多的快乐,也带来了不少成长的烦恼,也许对同一行业或者其他行业新的企业,可能都会有这个坎,腾讯也是走到了这个坎上。

从“企鹅”孵化出的衍生业务,已经串联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产业群:兼具信息平台和门户整合功能的qq网站,互联网虚拟增值业务qq秀、qq宠物等,针对手机用户的无线qq,由消费者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商品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等,腾讯成为互联网业态最全面的企业。

1999年,马化腾开始做i(即时通讯),到2009年已经拥有近35亿用户,全球排名第一。事实上,在2003年以前,马化腾都只在i领域发展,并依靠和移动运营商的合作获得无线收入。

马化腾占有i市场70以上的份额,几乎垄断了中国的i市场。2003年微软的sn进入中国,成为腾讯的转折点。此前,捆绑在dows平台上的sn占有中国i市场10的份额,是马化腾最大的对手。

“当你发现根本没办法跟sn硬拼时,就不得不想其他办法。”硬拼,是指马化腾仍不做其他业务,和sn死耗在i上。sn有微软旗下的office、dows等强大业务线支撑,要打消耗战,马化腾只能坐以待毙。于是,他决定带领腾讯向多条业务扩张。

自此,马化腾开始了中国互联网的“全民公敌”之路。不管马化腾愿不愿意,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曾向他宣战,所有一线互联网大佬都开始警惕这只小企鹅。

马化腾将第一个反击点选择在门户网站上。2003年,马化腾挖来在to和网易先后担任内容总监的孙忠怀,让他筹建qq,大力打造腾讯的门户之路。同时马化腾又推出游戏平台,主攻以棋牌类为主的休闲游戏。当时在棋牌类游戏市场中,联众、中国游戏中心等拥有百万级的用户,三大门户分别有千万级的用户,但马化腾拥有数以亿计的qq用户,他的底气很足。

到2004年年底,qq游戏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100多万,超过联众成为最大的休闲游戏门户。同时,仅用两年半时间,腾讯网成为流量最大的中文门户。在此基础上,马化腾大举进军大型网络游戏。腾讯旗下的qq幻想等游戏很快便积累了百万级的用户,迅速跻身中国网游第一阵营。

与此同时,早在2003年马云闭门研发c2c的时候,马化腾就有进军电子商务的打算。他向马云提出合作,终因马云出让的股份太少而作罢。等到2005年淘宝大功告成、也推出自己的i工具时,马化腾随即在2005年9月拿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业务。表面上看是马化腾“入侵”马云的领地,但对腾讯而言,颇有点“保卫战”的意思。

扩张后的利益随之而来,2006年第一季度,腾讯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包括网络游戏、社区等业务)达到5430万美元,同比增长193,与网络游戏老大网易的相应收入5620万美元相差无几。而腾讯的总收入高达8030万美元,同比增长115,远远甩开网易,居中国互联网之首。

马化腾觉得自己是“被市场逼出来的”,互联网市场变化太快,路到底怎么走,谁也说不好。互联网在数月内,就会有很多新东西冒出来,哪些才是热点呢?这就需要看竞争对手的反应。

看看别人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然后再自己选择。有了竞争对手,才有参考,才有斗志。面对“杀过来”的对手,是硬顶,还是迂回作战?马化腾有自己的答案。

在对手的“围剿”中,马化腾转守为攻。对于自己“不幸”成为“全民公敌”,马化腾很平淡地说:“如果没有压力,我就会不思进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