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593节(1 / 3)

加入书签

“云南有黔国公府的经营,加上昆明的数量一直在上涨,局势要比广西还要好一些。”

徐渭点头,经过东南这些年的治理,广西的汉瑶问题总算是缓解了一些。

但是广西汉人数量太少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民族的问题一直都是定时炸弹,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爆炸。

移风易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两代人的持续政策投入。

相比于广西,黔国公府一直在吸引汉人移民,立足于改变云南的汉人和西南夷的比例,如今的昆明城内,汉人的数量已经要比西南夷要多了。

所以云南的民族问题,反而要比广西好一些。

徐渭也感慨说道:

“黔国公沐家,是将云南当做自己的地盘来经营,父子相继,每隔几代人就有沐家的家主亲自带领军队和西南夷作战,所以他们更加重视长期稳定。”

“广西的官员都是流官,而且广西是明廷发配贬谪官员的地方,到了广西的官员这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彻底摆烂,反正也不可能再升迁,一种就是四处活动或者搜刮百姓,想要攀附权贵重新返回富庶地区。”

“所以广西历代官员的折腾下,广西的汉瑶问题越来越严重。”

苏泽无奈的点头,情况就是这样的。

南直隶、浙江、福建、广州这些省份,只要不胡乱折腾,官员就能有政绩,但凡是个清正一些的,很快就能积累到政绩升迁。

这些发达的省份,根本不缺乏人才,也不缺乏资金,更不缺乏项目,基层的官吏治理水平也很高,当地还有很多读书人。

但是广西这些偏远地区就不行了。

这些地方,要人才没人才,百姓连字都不认识,也没有能够兴办的产业。

广西有些深山里,交通都不方便,要建设道路又需要大量资金,本地的大户也只是吃饱饭的地主,根本没有能力和松江府那样自筹建设铁路。

在这种地方去当官,就算是再两袖清风,就算是再有爱民之心,最后也很难有所作为。

这是现实状况,所以在吏部选官的时候,大部分的官员都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即使吏部给偏远地区的考核更加的优待,即使在偏远地区的官位提升更快,但是大部分官员还是愿意选择经济发达的地区。

这一点从吏员考试上也能看出来。

在南直隶等地区,大部分读书人还是更愿意参加科举考试。

虽然在东南,吏员也能当官,但是大家都知道吏员的要比官员低很多。

你甲等进士,观政结束就在七部五寺二监这样的中枢部门当官,认识的也都是这些地方的大员,甚至有汤显祖,顾宪成这样的怪物,观政结束就被视作未来的大臣。

而如果做吏员,半辈子和基层的事务性工作打交道,想要升迁千难万难,可能你的终点就是别人的。

但是在广西这些地区,读书人更愿意去做吏员。

官员责任重大,吏员则大部分都住在城市里当差。

吏部也看到了这种问题,树立了几个在偏远省份做出贡献的官员典型,并且提拔他们升迁,又继续号召年轻官员前往这些偏远省份,但是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

苏泽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是苏泽穿越前的时代都没办法解决,不要是交通和医疗还不发达的这个时代。

苏泽说道:“请诸位留下来,还有一件事,贵州。”

“云南贵州的土司叛乱明中期开始就无休无止,特别是贵州地区,西南夷的问题非常严重,特别是播州。”

苏泽的忧虑是来自于前世历史时间线上的“万历三大征”。

其中最让明廷伤筋动骨的,就是播州之乱。

万历十八年,播州土司应龙公开反叛,挑起战端,播州之役爆发。

杨应龙一开始占据优势,席卷了贵州、云南,明廷的应对还算是及时,立刻调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之力,出兵24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全力平定播州之乱。

万历二十八年杨应龙最后的据点-海龙屯被明军攻占,杨应龙自杀,播州之役结束。

播州之乱持续了接近十年,几乎耗尽了明朝最后的军力和财力,削弱了东北的防御力量,是明衰清兴的转折,故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

如果按照时间换算,现在距离播州之乱还有八年时间,但是现在整个贵州的西南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如今云贵已经在自己手上了,那播州之乱还会不会爆发,最终又会变成多大规模的叛乱,这些都要调查清楚。

苏泽穿越后,更是明白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神圣节点”,有什么“历史时刻”。

云贵向东南投降了,不是说投降的这一刻开始了,整个云贵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东南来了,清天就来了,世道就好了,饿肚子的人就能吃饱饭了。

这不是穿越,是奇幻了。

如今云贵的官员还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