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394节(2 / 3)

加入书签

,竟然拿不出多余人马,实在是天亡大明也!

不过,经过张顺仔细思量,却发现此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大明九边人马虽众,其实随着卫所制度逐渐败坏,军屯士卒几乎沦为军官的奴隶,哪里还有国初的精兵良将?

士卒吃不饱穿不暖,也不能坐以待毙,要么偷偷逃亡,要么寻机反抗。

这就导致一方面将领麾下士卒素质下降,人数骤减,不得不依靠少量精锐作战;另一方面兵变、兵乱不断,像王嘉胤、“紫金梁”、“闯王”、“闯将”、“八大王”等一系列义军首领,几乎全出自延绥边军。

如此以来,看似朝廷与义军之间是官兵与流民的战争,其实却是边军与边军的战斗。

再加上大明天灾人祸频频,百姓卖儿鬻女,不足一活。

那大明官兵岂不是越“剿”越少,越“剿”越弱。

一方面是军户流失严重,而另一方面是边将富甲天下。是以若是小规模作战,边将犹能依靠家丁、精锐,肆虐四方。

而一旦战争规模扩大,官兵吃空饷、将卒矛盾尖锐等矛盾便爆发出来,每战必殆!

这也是为什么在张顺前世历史线,大明抽调一十三万九边精锐,尽数托付给蓟辽总督洪承畴。结果松锦大战一场大败,明亡进入倒计时矣。

想通了此节,张顺不由哈哈大笑道:“如此,真是天亡大明矣!”

敲山震虎

话说当张顺听到洪承畴分析陕西仅有六万精锐的时候,不由欣喜若狂。

也难怪张顺有如此信心,如今义军虽然拿不出十万人马,但是他手底下马步军官亦有二十营之数,合计亦在六万之数。

虽然义军人马素质未必如三边精锐,但是至少张顺足食足兵,手底下没人敢吃大额空饷。

如此算来,足相抵也。

虽然如今张顺无法动员其他人马一起入陕,但是官兵亦需要分出很大精力防御驻守在归化城。

如此以来,双方又回到博弈的平衡点。义军要想打开局面,就必须用相差无几的人马,击败甚至全歼左光先,才能够占据优势。

张顺麾下如今有曹文诏、陈长梃、白广恩、贺人龙、李牟和王绍禹六营人马以及贺锦率领的两千骑兵共两万马步军官。

只是山西巡抚吴甡派遣士卒驻扎风陵渡,时刻威胁义军后路。

张顺不得不留守曹文诏和王绍禹两营人马,驻守潼关,谨防官兵突袭。如此以来,义军可以出战马步士卒不过一万四人员。

与当面宿将左光先麾下万余人相比,并无压倒性的优势。

怎么办?义军将领和洪承畴等人都看着张顺,等待他的决断。

“打!”张顺大手一挥,底气十足道。

“舜王准备如何打?”洪承畴身为一员优秀的将领,设身处地想一想,也觉得张顺应该十分作难。

如今义军通过狭窄的“函谷通道”进攻官兵,防守一方可以三种手段进行防御。

其一,防守谷口。历史上李自成败退潼关以后,曾经依托潼关天险,向清军发起主动进攻,可惜功败垂成。

其优势就是借助狭窄地形,可以减少防守一方受到攻击的面,让进攻一方即便有兵力优势,亦无法全部发挥出来。

其二,便是防守通道。历史上大多数雄关皆是此类,在类似“一线天”之类的险要地形设立关卡,双方只能依靠少量精锐在这里硬碰硬,来不得半点虚假。

之前陈长梃、李牟破金陡关、潼关既是此类。幸好义军出奇制胜,夺取了禁沟,才取下如此金城汤池。

其三,便是防守峡谷出口。乍一看,这手法不过是把第一种手段反过来使用罢了,好像是要将险要之地拱手让人。

其实则不然,夫用兵之法,地有主客,形有虚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昔日三国时期,蜀汉先主刘备出益州,顺流而下出巫峡伐吴。

刘备手下百战老兵,吴虽有天险而不能守。

东吴大都督陆逊便将大营设在长江三峡天险的出口夷陵之地,以至于刘备空有数万大军而不能出。

于是,吴军坚守壁垒不出,蜀军数次挑战无功。吴军便趁其疲惫,经水路奇袭,火烧连营七百里,至此蜀汉便被锁在益州而不得出矣。

如今义军所面临的情形,和当初蜀汉先主刘备的困境何其相像?

洪承畴看到义军如此形势,心里也不要称赞一声:好个陕西总兵左光先!

洪承畴若是自度若是由他率领这许多人马,恐怕也只有依靠自己优秀的指挥手段,一点点磨掉陕西总兵左光先的优势,舍此别无他策!

如今却是轮到舜王来指挥,他又会使出如何手段?

其实若说收拾当前陕西形势,张顺手段倒多的是。

比如命令已经潜入川北陕南的黄龙集聚“摇黄十三家”,配合占据南阳的萧擒虎主力,从武关入关夹击左光先、甘学阔二人。

再比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