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795节(3 / 3)

加入书签

围圈撕开一个口子。

但八路军的“拉5”却被鬼子的战机死死挡着陷入苦战。

其它人不知道鬼子的新型战机是什么战机,王学新却可以根据时间猜出那应该是鬼子的“飞燕”战机。

这款战机与“零战”相比性能提升并不大,“零战”最高时速533公里而“飞燕”最高时速588公里,这与八路军“拉5”战机650公里的最高时速相比依旧还有差距。

但这差距已经缩小到可接受范围了:

“零战”的时速比“拉5”差120公里,平均每分钟差2公里,这差距使鬼子飞行员几乎没有追上“拉5”的可能……就算两机在同一,“拉5”只需要十几秒就能飞出敌人射程,鬼子飞行员根本来不及瞄准。

“飞燕”与“拉5”的时速差距只有62公里,平均每分钟只差1公里,这就给鬼子半分钟的作战时间。

半分钟虽然不长,但对于技术娴熟的鬼子飞行员来说已经足够了。

更重要的还是鬼子这个伏击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多伦县距离张家口260公里,差不多在“拉5”极限作战半径的边缘。

而“飞燕”战机的航程虽不如“零战”但它在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作战半径能达到800公里,它们从200公里外的赤峰起飞在航程上是游刃有余。

因此,“飞燕”从一开始就对八路军战机采用“粘”字诀。

“飞燕”不急着寻求与“拉5”作战,而是在第一战车旅团的两个联队上空盘旋,一旦“拉5”降低高度和速度俯冲攻击坦克、装甲车,“飞燕”才从后方攻击“拉5”。

这战术使“拉5”始终无法有效打击鬼子装甲部队,只能吃力的在空中与敌机周旋。

李云龙扫了一眼空中的情况就知道独立团要靠自己了……虽然他看不懂天上飞的飞机是新机还是旧机,但敌我飞机绕来绕去的胜负不分,当然没有时间顾地面。

李云龙当机立断下令:“一营掩护,其它人跟着坦克突围!”

这命令虽然简单却足见李云龙指挥的智慧:

一营是独立团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他们装备了许多火箭筒用于攻坚,用这支部队在后方阻挡鬼子的“虎式”显然是最好的选择,只有他们拖住了“虎式”其它部队才有可能在“谢尔曼”的掩护下突围。

一营营长张大彪应了声“是”,马上就带着部队上去了……这让李云龙有些意外,张大彪居然不是就地防御而是对鬼子发起反攻?

战后李云龙才知道张大彪的选择是正确的,想要拖住“虎式”必须在城内,因为城内有房屋有废墟可以依靠,城外一片空旷,要是让“虎式”出城就再也没什么东西能阻止它摧毁“谢尔曼”了。

因此,张大彪的反攻其实不是“反攻”,而是重新进城抢占民房找掩护。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