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337节(1 / 3)

加入书签

就像是小麦成为华夏主粮,是在唐时经济发展,石磨在村庄普及后;水稻空前发展,是南宋时经济中心转移后;清朝人口空前爆炸的时候,农人没有选择用这三大神器替代传统主粮,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乾隆时官员曾经试过在南方山地推广红薯,但农人并不买账;同时,乾隆朝时北方官员尝试着禁止农人在山坡上种植玉米,因为会造成水土流失,但农人也并不买账。

朝廷的推广没有让红薯面积增加,禁止也没有让玉米面积减少。一片地该种什么,朝廷说了不算,穿越者来了也不好使,农人自有自己的智慧。

就是在民国时期,按理说这时候农人应该自发提高救荒高产的作物,但红薯、土豆、玉米的种植面积也不过百分之五。

建国后玉米、红薯、土豆的种植面积空前提高,是因为农业机械和化肥的使用让传统主粮产量暴增,满足了人民的需求之后,传统主粮种植面积才缩小,有其他作物种植的余地。

朱襄等农学专家和历史专家都多次强调,清朝的人口爆炸原因,外来作物确实起到了些许作用,但作用微弱,主要还是华夏劳动人民的功劳。

某些经济学专家将借由民间反感清朝统治者,将华夏人口奇迹归结于外来的作物,功劳都拱手让给外因,本质上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理论衍生。

事实是,无论以前还是将来,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养活华夏人民的都是华夏人民自己,不是什么外来作物机械降神。

朱襄会为了土豆的到来落泪,除了土豆补充了目前华夏救荒作物的空白之外,还因为土豆和玉米能成为主粮。华夏多了一种主粮作物,意义十分重大。

红薯便与南瓜一样,纯粹是救荒作物了。

当然,红薯对这个时代的作用仍旧是巨大的。高产的救荒作物,有一种算一种,都能救活无数的人。

盛世农人种什么无所谓,待饥荒的时候,多一种救荒作物,就能活无数饥民。

红薯与南秦也很般配。

红薯喜温,后世红薯的主要产地就在南方丘陵。李牧一直看着南越那一片地,但产出不如投入,所以只去百越逛一圈,没有真的攻城略地。

有了红薯就不一样了。

红薯、土豆、南瓜和大豆能在山间零碎土地种植,产量很高,能够满足山民日常需求。这样山民就会倾向于定居,在山间山下建立城镇。

山民定居之后,秦国无论是攻打还是收税都容易许多,能将百越纳入管辖。

所有蛮夷之地都是在开发之后才能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开荒的第一要务是开垦,然后才是教化。

朱襄决定把城里李牧花园的花草全拔了,育种红薯。待红薯育种成功之后,就把红薯移植在南秦山地。

黔中郡和南郡包含了后世江西地区。江西水热条件好,就是多丘陵,传统作物耕种不易。

他虽然推广了梯田,但开垦梯田也需要看地质条件,大部分丘陵能开垦出的田地很细碎。

现在这些细碎田地里种下了土豆和大豆,庶民的房前屋后搭上了南瓜藤,现在可以多加一种红薯了。

可以入口的粮食,种类越多,才让人越安心啊。

朱襄做好规划之后,心里涌起复杂的感情。

有悲哀,有嘲讽,令人唏嘘不已。

平阳君赵豹看着赵国饥荒,所希望的救荒粮食,却最适合如今的南秦之地。

不过这唏嘘转瞬即逝。

原本如平阳君赵豹等赵国宗室,以及朱襄接触过的许多士人,他们其实从未低头看过真正的庶民。

因朱襄出现,他们的视线看到朱襄的时候,也看到了朱襄身边的庶民。

是以痛苦,是以怀抱奢望,凝结成了朱襄系统中的馈赠。

现在赵人吃不到红薯,但迟早会吃到的。

就如棉花。现在肯定已经有赵人已经穿上了棉布。

“良人,且洗洗脸,别难过了。”雪姬将温水端来了。

朱襄洗完脸后,道:“我要斋戒一旬,以送故人。”

雪姬温婉道:“好,我陪你。”

朱襄的衣服本就素净,但雪姬还是找来一身麻衣。

虽不至于为平阳君披麻戴孝,但把丝绸衣服或棉布衣服换做素净麻衣,也算是朱襄和雪姬的一份心意。

在朱襄和雪姬为平阳君哀悼的时候,赵国都城乱起来了。

在原本历史中,赵王会晚四年才去世。

这一世虽然没有了邯郸之围,但赵王的内心更加煎熬,身体便一直不太好。

赵王在继位的时候就立了太子。因没有邯郸之围,那太子没有死在惊恐交加中。赵国上下都以为将来会是这位太子继位。

但或许冥冥中真的有什么是注定的,那位太子明明已经长成,却在今年病逝了。

赵王也是因此才大受打击,病重辞世。

除了太子之外,赵王膝下还有两位公子。赵王最喜爱春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