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开幕还有放映(3/5)(1 / 2)

加入书签

下午五点,水城威尼斯迎来了每年最为繁忙的时刻,电影节拉开了大幕。

长长的红毯从远处一直铺到码头上面,迎接乘船而来的贵宾们。

当地人可能觉得坐船属于日常交通,但是对于博哥还有张俊生而言,这还是第一次坐船参加电影节!

很神奇的感觉…

开幕仪式,除了评委团成员之外,最引人关注的应该就是《触不可及》剧组的成员…

毕竟小李子+肥温+斯嘉丽约翰逊这样的阵容,除了奥斯卡、金球奖,其他地方,很难见到!

作为开幕影片剧组,《触不可及》剧组是最后登场的嘉宾,说实在的,虽然闪光灯很多,但是并没有太热闹的感觉,甚至…比不上《盗梦空间》在中国首映时候…

影迷太少了…

事实上,意大利有很多电影节,佛罗伦萨国际独立制片人电影节、圣万桑国际体育片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都是为了发展旅游设置的…

可惜,意大利本土电影工业几乎被好莱坞完全摧毁,每年好莱坞电影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再加上观众不再像以前那样热爱纯艺术的电影70年代,意大利观影人次能达到每年7亿!

什么概念?

当时的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

八十年代之后,观影人次锐减到了每年一亿…

没了市场,意大利语种的电影再也不像当年那样可以辐射全欧洲,剩下的几个电影人,比方说保罗索伦蒂诺、罗伯托贝尼尼除了拍一些文艺片、讽刺喜剧外,再也没有别的路子可以走了!

近二十年,意大利电影除了《美丽人生》,真的找不出卖座的了…

“看这边!”

威尼斯电影宫前面的媒体拍照区里,张俊生还有《触不可及》剧组的演员们站成一排,任凭媒体记者拍照。

“记者不少。”

合影结束,莱昂纳多看了看周围,得出结论:“影迷少得可怜。”

张俊生耸了耸肩:“威尼斯电影节没落了。”

顺便补充了一句:“即便没落了,也不愿意向好莱坞低头,《触不可及》没能入围主竞赛单元…”

博哥用中文说了一句:“…前两天,阿尔贝托巴贝拉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中国电影很难走出国门,不适合电影节…’”

“…那傻逼真这么说?”

“咳咳…他是有说过…”

博哥没想张俊生这么直接,直接岔气了…

“啧啧,意大利人…诶!”

打仗不行是公认的,搞经济不行也是公认的,就连踢足球也越来越弱了欧洲中国队!

现在连电影节的主席都公开diss中国电影…

只能说带种!

阿尔贝托这货也不怎么样,他当值威尼斯电影节主席之后,华语电影经常缺席主竞赛单元,这在马可穆勒时代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去年,他批评华语作品质量不行…

今年就把语调缓和了,说华语作品不适合走出国门。

啧啧…

看看威尼斯培育出的导演还剩几个在继续追着威尼斯,多半跑去戛纳了。

自己没本事吸引人才,还怪别人!

就连《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碰瓷都选择戛纳!

什么原因?

……

带着这种情绪,张俊生自然不会给阿尔贝托好脸色,握手之后,连寒暄都懒得做,直接略过他,坐在了观影区。

电影宫的主会场里涌进了超过2000人,除去嘉宾和媒体的人员外,还有大量的普通观众。

相比较嘉宾的理性掌声,后方观众处要响亮的多…

这也真实反映了欧洲电影人还有欧洲电影观众对张俊生的看法。

这么好的条件,居然不拍揭示人性、反对政斧的电影!

张俊生的电影,一点也不符合电影节的旋律所谓的欧美电影节主旋律,就是以欧美世界的视点来注视并呈现故事!

也就是说你的电影必须要达到他的预期,否则就是不合格!

欧美国家是怎么想象中国的?

就跟我们眼里的非洲差不多…

从《红高粱》在柏林获奖开始,学界一直有关于‘第五代是否在投西方所好,为取悦电影节而拍片’的争论,也就是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电影是否在自我他者化,以西方观众在场为前提进行创作等等。

到了第六代,又出现了独立制片、体制外拍片,并且因为国外电影节获奖而在国内遭禁的情况,很有些忠孝不能两全的意思。

虽然说电影是好电影,导演们的心态也可能是复杂、微妙或者无奈的,但其作品受到西方电影节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西方评委和本土观众之间选择后者,并不是一件坏事…

有大众电影市场,一定能培育出艺术电影,只有艺术电影,撑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