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孙春明之能(1 / 2)
依旧是小朝会。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乐得跟那啥似的,手里捧着赵德昭的奏疏,显摆似的挨个给这些朱紫贵人们看去,脸上的得意之色只要不是瞎子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诸位看看,我这个儿子还可以吧,七十多万贯,可是起了大作用了啊,这可是解了燃眉之急啊。”
赵普笑着站出来道:“大殿下心孝,此乃大宋之福啊,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将这七十万贯的财物尽快换成粮食才是。”
赵匡胤闻言点头道:“不错不错,正是此理啊,金银之物饥不能食渴不能饮,若不能换成粮食,终究都是无用之物,此乃满朝文武对淮南灾民的一片善心,一定要保证物尽其用,千万不要被贪官污吏有所克扣,更不要被那无良奸商囤积居奇赚取其中利润啊,诸位可有什么主意没有啊?”
赵普笑笑道:“臣以为,这钱既然是大殿下弄来的,也是他的一片心意,莫不如将此事也交给大殿下去办如何?”
“这……昭儿还是小了点吧,独立负责此事,会不会……”
“臣以为无碍,臣的劣徒孙悦不也才年方十一,大殿下既然能筹得来这些钱,想来这能力还是有的,只是缺乏一些实务的操办经验,如今这事,倒正好是个机会。”
赵匡胤闻言还是颇有些纠结,不由自主的就看了他弟弟赵光义一眼,发现今天的赵光义居然脸色如常,没有半分表情,就跟个老僧入定似得,一时间心里居然大感安慰起来。
这老二到底是长了城府了啊,这要是往常,就算什么都不说,那脸只怕也早就跟紫瓜无异了。
“老二啊,你来说说,此事如何是好?”
“回官家,臣弟以为,这钱用来买粮食,并非上策。”
“哦?”赵匡胤奇道:“这是满朝文武捐赠了心爱之物,好不容易凑出来的钱,是朝廷百官对淮南难民的心意,难道还能挪作他用不成?”
“官家,臣弟不是这个意思,臣弟也以为,这钱必须一文不差的全都花在淮南灾民的身上,但却不应该再去买粮了,日前朝廷向南唐借粮,其实已经解了目前灾民的当务之急,再去买粮,其实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再加上这天下的粮食是有数的,今年的年景又不好,大宋的其他几道虽未出现灾荒却也算不上丰收,臣以为,这钱还是花在别处比较好。”
“花在别处?比如?”
“臣弟觉得,不如趁此机会以工代赈,征淮南灾民修水利河堤,他们如今没有农事反正也是清闲,不给他们找点事做反而容易生乱,再加上他们今年刚受了水害之苦,想来干起活来也会耐心一些,如此,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赵普闻言噗的一声直接就在公堂上笑出来了,赵匡胤的面上也不太好看,不过却狠狠地瞪了赵普一眼,赵普却好像没看见一般,自顾自地说道:“二大王,您知道修一座如此规模的河堤,需要多少银子么?”
“多少?”
“显德五年,开封大水,世宗皇帝亲上河堤督修,历时五个月,花费了足足两百七十万贯,这才修成,大殿下这七万贯虽然不少,但要说修水利河堤……呵呵,二大王啊,这政事啊,不能靠拍脑袋就信口开河,还是要实际了解之后再说比较好。”
赵光义的脸色却依然如常,笑道:“原来才二百七十万啊,我还以为少说也得三百多万呢,官家,臣弟也有本上奏。”
“哦?你这是要揍何事。”
“开封城的义商巨贾孙春明牵头,联合了开封城几乎所有家资巨万者,共募财富总计三百一十六万贯,用于修筑淮南的水利河堤,此乃详细奏报,臣弟以为此事可行,只是臣弟毕竟经验不足,一时也看不太准,不敢应他,这才拿到朝堂上来,让兄长和赵枢密指导一番。”
赵匡胤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赵德昭募了七万,他都已经很高兴了,毕竟这是做慈善,这年头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可是这赵光义上下嘴唇一碰,三百多万?
“孙春明跟我说,这三百一十六万只是开封之资,若是不够,只要在江淮一带继续募捐,想来,凑个五百万还是没问题的。”
不光赵匡胤懵了,就连赵普一时间都有些恍惚,狠狠掐了自己一下才确定不是在做梦。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三百万,朝廷打荆南湖=南两国一共也没花出去这么多钱啊,他倒是也见过更大的数额,但那是打仗啊,几个商人就捐出这么大一笔?你把刀架在人家脖子上逼着捐的么?
“二大王,军国大事不可儿戏,开封城家资巨万以上的人家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不敢说都认识但起码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他们怎么可能捐出三百万出来?砸锅卖铁了么?”
却见赵匡胤捧着折子道:“呵呵,还真是砸锅卖铁了。这帮商人豪强们并不平白出钱出物,喏,这上面还是附着水利工程的设计图的,若以此法修建,不但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水患的百年之灾,还可以顺便多开垦出数万亩的良田,二弟的意思是,以这万亩良田为报酬,到时候按照出资的多寡,分配给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