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109节(1 / 3)

加入书签

“朝廷这三年减税,是真为我们百姓着想。”

“鹿员外家里添生了个大胖小子,你们都打算随多少礼啊?”

酒肆里每日都招待着形形色色的过路人,空间虽小,却能听闻各种各样的侃聊。

店小二素日听多了闲谈,早没多少新鲜感,忙碌的身影不停,心里只叹着自己命苦。

直到另一道腔调响起,说话的是一名老者,看着有几分学问的模样。

“要我说,圣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忌惮洛川王的。不然当年洛川王及冠礼,长公主想把虎符交给他,皇帝怎么就没同意呢?”

“何况洛川王当日行事武断,杀突厥大汗之子,如此重要的事,先斩后奏,圣人心里肯定很不舒服。”

那店小二听到“洛川王”,脚步一顿,下意识回了头。

只见那店小二转过脸来, 眉目清秀熟悉,可不就是那什么都能扮的静尘小师父。

静尘跟在秦陌手底下辛辛苦苦讨生活,六年下来, 成功从人人尊崇的寺庙主持,变成了被人吆五喝六的店小二。

简直是混得一日不如一日。

偏偏洛川王给他画的大饼还一个接着一个,静尘除了相信, 也不知有什么盼头。

这会儿听到有人聊起他的上峰, 静尘内心自然是乐见对方好好说一说他的坏话的。

可眼下不是享乐的时候, 他下意识朝着后厨的门帘里望了一眼,长吁了一口气,端着木盘上前给老者添酒,企图打断他接下来的编排与议论。

旁边另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却特意转过身子,附和那位老者道:“先生所言甚是, 晚辈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每每这么一想,便心中惆怅, 秦家忠君爱国,从无反叛之意, 圣人的疑心是不是有些过了?”

那年轻人叹息道:“毕竟北境仍在虎视眈眈, 我朝国防的强化, 迫在眉睫。”

静尘挡在了他俩中间, 那老者不惜探着头同人家讨论道:“此言差矣。今上也是为了江山稳固,人心难测,总不能你觉得人家得势之后不会猖狂, 就把命运托付到别人手中。”

书生道:“可当年秦葑战神凭声可令全境兵力, 一直也没出过什么问题。为何到了今日,反而比先人还不敢为了?”

老者道:“当年先帝执掌朝政多年, 政权稳固之后,秦葑才冒出头来,先帝赐他虎符,皆因先帝掌控的住,一壁赐爱女拉拢与他的关系,一壁又能让中枢制衡他的权利。可当今圣上与洛川王年纪相仿,内阁那帮老臣也并非完全受他所控,又还有长公主深埋的势力。倘若洛川王有了异心,圣人如何能坐稳江山?”

书生沉吟良久,点了点头。

老者得了拥趸,捋了捋胡须,结论道:“想必这也是至今洛川王停职闲游在外,圣人却也不召他回京的原因吧。”

“你说他现在会在哪儿呢?”书生问道。

“这就不知了,但肯定在哪儿都是心寒不已,对影自怜的。”

后厨的门帘内,刚从酒窖搬酒出来的小店掌柜文长青,无意间隔着帘子,听了一耳朵闲话,忍不住端着酒壶,坐到后厨窗台边的桌前,一放下酒坛,打开盖子,正好倒影出了桌子对面,那张面无表情的俊脸。

只见他半张脸都隐在渔夫的斗笠之下,露出的鼻尖高挺,双唇凉薄,只一个轮廓,已是个极其俊朗的模样。

文长青指了指酒面,“真对影自怜?”

秦陌提了提唇角,嗓音已经完全褪去了少年人的清越,一开口,又稳又沉,“不然怎么有空来找您?”

文长青满脸不信,倚上椅子道:“我可收到了好几个故人的信,王爷这是游说了一圈,最后顺路绕到我这儿来的吧。”

秦陌抬起头,眉宇间的青涩荡然无存,说话的语气也变得慢了起来,波澜不惊的,“您是父亲当年的军师,岂敢有慢待的心思。晚辈让静尘跟了您三年,怕的就是我还没找过来,你就走失了。”

文长青嗤地一笑,朝着帘外的大厅指去,“外头那小子是真可以,干活这么麻利,酒肉均沾,我都没看出他是个和尚!”

自从玄策军离开之后,文长青就一直游荡在大周境内,即走即停地开小酒肆。

时隔十五年,文长青以为自己都快忘了在军营里的那些日子,突然,他收到第一封军营旧友的书信。

听闻旧友提及大帅之子前来请他出山,文长青一溜烟就换了个窝。

可惜,千算万算,没算到他自以为跑得快,一落脚,新聘的小二,就是人家的眼线。

静尘把自己的身世编得不知有多惨,怜得他还供吃供穿这么久,一路带着他走。

最终,叫秦陌摸着了他的老巢。

说是老巢,其实也不是他的家,文长青一生喜好漂泊,但红尘俗人,免不了有几份牵挂。

大运河上,有他一生的红颜知己,他再怎么跑,到了这,总是会挪不动道一段日子的。

文长青的红颜知己,是大运河漕帮的掌舵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