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三百七十四章失势(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唐帝国来说,可没秦、卫等帝国那般好运气了,因为内乱,无辜百姓死伤无数,为逃避战火,他们只能背井离乡,加之百万流民逃到秦帝国,大量的良田被荒废,粮食大量减产,一些地区发生了干旱水灾等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官府又逼迫交纳官粮,物价居高不下,走投无路的百姓只能冒着杀头的危险,拼命的逃往秦帝国求生。

据传,他们之前的邻里乡亲,逃到秦帝国后,不仅分到了田地,谷种、劳作工具、耕牛等都由官府免费派送,好处多到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这还不算,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只需要缴纳半税,第三年才是全税,这样的好处,打灯笼都找不着啊。

就连一些手里还有点钱的乡绅地主也都心动了,千方百计的想成为秦帝国的臣民,他们千方百计的想越过边境,于是滋生了一种带人过境的新行业。

一些商队以购货运货为名,把出得起价钱的金主一家藏在经过专门改装的货车里,混在护商队里,大摇大摆的通关过境,把人送到秦帝国。

当然了,把守关卡的官兵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你付得起足够的银子,随便你过关,至于一些邻里乡亲,亲戚的什么更不用说,直接放行。

随着不少流量陆续不断的涌入,此事自然惊动了李卫,他命各边关将领做好接收流民的工作,同时命四海商会出面,花银子收人。

四海商会本就跟各帝国边关的镇关将领有着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这些将领自然要维护自已凭空得到的好处,现如今,夹带送人过境已是一行最容易赚钱,而且是一本万利的大买卖,与其让别人来赚,还不如自已来赚,只需要瞒住上头就行。

因此,把守边关的守将干脆做起了人口买卖,老弱妇儒,一律二两银子一个,青壮十两,官兵出人,四海商会出钱,现场清点交钱,交完钱,立马放行。

百姓听闻秦帝国种种好处,又免费过境,自然是拼命的涌来,把守关卡的将领都给吓得胆颤心惊,只能命士兵把百姓押到山林里躲藏,天黑之后才做生意。

动静闹得太大,加之一些世家大族没能拿到多少好处,把事情捅了出来,唐王吉利不得不派钦差调查,钦差拿了不少好处,加之这些镇守边关的将领背后都有靠山,此事自然是不了了之,不过,这行生意是做不下去,谁也不敢拿自已颈上吃饭家伙开玩笑。

捞人的生意做不成了,四海商会自然撤了,但涌入秦帝国的流民已有五十多万人,为妥善安置这些流民,各郡县的官员又是忙得焦头烂额。

只看如此多的流民逃离,就足以证明唐帝国已经病入膏肓,其综合国力已明显衰弱,不过,瘦死的骆驼仍然比马大,既然已经针对卫帝国进行了各种部署,自然是先吞下这块大鱼腩。

鱼腩只是玩味的话儿,李卫可没把卫帝国真的当成不堪一击的鱼腩,虽说卫帝国国小力微,军队战力低下,但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如果不能快速残灭卫军的有生力量,控制大局,战事一旦陷入僵持,必生异变。

从重新调整帝国战略的那一刻起,李卫和他的智囊团就已经开始进行各种谋划,大量的谍报人员以各种身份混进卫帝国潜伏起来,暗中刺探、收集情报,收买一些被卫王公孙度打压而心有不满的人。

可惜卫帝国民间富足,发动的货币战争难以伤其筋骨,也无法复制针对唐帝的雷霆行动模式,弄出几支义军,把卫帝国搅得天翻地覆,只能让潜伏的乡绅地主暗中弄一些家丁,到时候协助夺取城池要塞。

在这期间,李卫与明珠的书信从未间断过,两人有了那回事之后,在信里不再掩饰压制心中的情感,情话绵绵,互诉衷肠,只恨天各一方。

两人书信的收取传送已换了个极隐密的地点,晋太子华彬虽派人严密监视元帅府,却没有再发现什么。

入冬之后,晋王华昭病倒了,朝堂隐现动荡,各方势力开始明争暗斗。其实也就是几位王子联合起来和太子华昭争夺王位而已,这种事情在帝王家早已司空常见。

太子华昭是指定的王位继承人,朝中有许多文官支持,自已也握有兵权,加之有玄素居的全力支持,大占上风。

一日,在城外赏雪的明珠遇上苦行僧无为大师,无为大师是与疯道顾道人等齐名得道高僧,两人一番对话,明珠突然生出要周游列国,体察民情之心,也顺便避开太子华昭的纠缠。

游历也是修行中不可缺的修行方式,玄月师太明知徒弟的心思,也不便阻拦。

明珠只带上贴身侍婢珍儿和六名侍卫悄然离开晋都西京,出发前,她给李某人写了一封信,告之自已的打算与行程,先从楚帝国开始,经汉周唐帝国,最后一站是秦帝国,到时候自然是与李某人相会,互诉衷肠了。

李卫收到信时,心中不免有些怨言,你要提前来信,本少爷肯定会赶去,陪着你游历天下咯,也顺便渡蜜月嘛,笨女人,一点都不会安排。

他按耐不住内心的思念与冲动,决定赶去与明珠会面,给她一个惊喜,不过,刚准备好行李,还没有出发,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