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640节(2 / 5)

加入书签

了进出通道,而且还拖延了自己的时间。

被老兵干掉的这个鬼子,是准备出来吸烟却不幸的与自己的排头兵撞了一个正着。结果一个有心,一个无意,不仅自己送了命,还向爬上山来的抗联侦察兵,直接暴露了坑道进出口的所在位置。

看着暴露在眼前的日军山体工事的进出口,又看了一下时间,这个连长咬了咬牙,利用日军尚未发现通道口已经暴露,火速将山下自己直接指挥的这个排全部调了上来。顺着通道口,快速的渗透了下去。

也许此刻这边日军的注意力,都被东南方向战斗给吸引了过去。这边的警戒,明显不如那边佯攻发起之间严密。否则这个日军少尉,也不会胆大包天的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想着出来吸烟以及透透气。外面的空气,肯定要比里面浑浊的空气清新的多了。

不过想想这个独立混成第九旅团,虽说经常被日军拉出去打野战,但是毕竟是自组建以来,就在华北地区作战。在调防天津大沽口之前,曾经长时间驻守在山西。在那里被十八集团军部队,恐怕折腾的不轻。

否则也不会在修建工事的时候,挖空心思想出这么多的办法来。这里的雷场,与其说是防护对手强攻,更多的还不如说是防止敌军摸自己的夜螺丝。面对大部队的强攻,这些雷场的作用其实并不大。

一顿炮火下去,雷场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寥寥无几了。但是在面对对手夜间偷袭的时候,却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了这道雷区,敌军要么将偷袭变成强攻,要么只能一点点的排除。这又给自己发现敌军的行动,创造了很大的机会,至少也争取到一定的反应时间。

改变计划

既然寻找到了突破口,这个连长也没有犹豫。立即带着的一个排以班为梯队,顺着通道口小心翼翼的下到山体内部。当干掉下面守在通道口,却在背对着出口交谈的卫兵之后。立即以作战小组为建制散开逐步清剿,重点是通向两翼丘陵的方向。

至于正面的通道,则尽可能的向前拓展,同时以火力控制。自己兵力不足,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在全面抢占这座工事群,又要向纵深快速发展,并没有那个实力。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给后续部队,打开一条向纵深发展的通道,并除掉这个日军工事群。

直到进入山体内部,他才发现山体内部的工事,其实比自己想象和判断的要简单的多,并不是很复杂。也许是建设的很仓促,虽说整个山体全部打通,但是内部的整体结构只有上下两层,三条通道。

所有的对外火力点,都夹杂在通道之中。一进入山体内部,甚至几乎都不用刻意的观察,这些高低不同的火力点,就可以一目了然。当然按照日军修建工事的一贯特点,即便当初修建的再匆忙,里面的结构都经过了钢筋混凝土的加固。

不过因为施工匆忙,这里的防炮等级却是并不高。很多的地方,工程的质量一看就很粗糙,明显有赶工的痕迹。几个方向通道的距离也并不是很宽,只能容纳两个人快速的通过,在多一个人就显得很拥挤。

而且通道里面也不是笔直的一条道,而是利用山体内部自身结构打通出来的。曲曲弯弯的,给渗透进来的部队,留下了不少的可以利用的隐蔽处。当然这些同样可以作为日军隐蔽的地方,也会给攻击的部队带来一定的麻烦。

至于那些火力点,射界是经过苦心射击和计算的。但除了六挺重机枪的火力点之外,轻机枪的火力点,大部分只是用汽油桶打通,相互进行连接的。而通道前的火力点,也只是两个汽油桶的面积,显得相当的狭窄。

放下正副机枪手之后,很难在进去第三个人。如果被直瞄火炮命中,也就意味着这个火力点便再无启用的机会。可以说日军的这个工事群,规模不算小,火力布置也经过了缜密的计算。但到处都可以看到仓促施工的痕迹。

既然已经摸清楚了情况,那还等什么?他的部队每人一支自动步枪、一支手枪、一把三棱刺刀,一个班两支冲锋枪,连里面还有三支微声冲锋枪和三支微声手枪。装备和训练,虽说比不上军区直属侦察旅那么精锐,但是也是受过严格的侦察专业训练。

但这个连长也没有莽撞,表现的相当稳重,宁可慢一些,也尽可能的避免开枪射击。采取了逐步渗透,逐次清除。必要的时候以微声冲锋枪和微声手枪作为掩护,以抗联侦察兵专用短三棱刺刀徒手解决的战术。

再加上坑道式的结构,以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盏虽说光线并不明亮,甚至有些昏暗,但基本上能够勉强满足需要的灯,将整个日军这个庞大工事的内部照的勉强还算清晰,寻找到日军并不困难。

而在侦察连向日军工事内部发起攻击的时候,里面的日军明显并未进入紧张的状况,除了几个值班火力点之外,里面的日军三三两两不是正在一起闲谈,就是在盖着毯子呼呼大睡,并没有注意到外边有什么寻常的动向。更没有人注意到那个进出通道已经被人打开,敌人已经渗透到了自己的内部。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这位老兄也自然不客气。指挥他的部队,虽说进度并不快,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