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858节(3 / 5)

加入书签

严厉,与抗联方面会商也是越来越少。美国人已经摆明了不希望战后的日本,被红色中国人参合上一脚的想法。

对于美国人做法心知肚明的杨震,并没有在意美国人逐渐疏远的态度,而是稳中有快的在秘密推行着自己的计划。陆续将轰炸机飞行员,转为运输机飞行员。但并不是说全部撤出的轰炸机飞行员,全部都转为运输机飞行员。其中的骨干,还是该保留要保留的。

在杨震看来对日轰炸取得的难得经验,是绝对不能丢掉的。尽管战后的中国,这些战略轰炸机,恐怕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但是这些轰炸机群驻扎在东北,却足以对任何方面都产生足够的威慑力,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

战略空军不是战术空军,建立起来固然不容易,使用上也是耗资巨大,尤其是战略轰炸机的设计与制造,更是对一个国家整体科技与工业实力的考验。没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和军队,即便是给你这种轰炸机也养不起。

但战略空军,却有着战术空军无法比拟的战略威慑能力。一旦启用,将会发挥战术空军无法比拟的作用。如果说一直强大的战术空军可以为自己的国家,构筑一道天空保护伞的话。那么一支训练有素的战略空军,就是一个国家的利剑。

让你的敌人想要侵略你的时候,他要反复去掂量你的报复手段。尤其是在眼下,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战略轰炸机是唯一的能够在战争期间,对敌国展开大规模战略报复的手段。

杨震不希望出现那种别人能打到你,你却因为胳膊太短,够不着人家的时候,就只能吃亏却无法报复。就像之前的德国和日本,现在的日本一样。本土被美国人炸了一个稀巴烂,但想要报复却够不到美国人。

削弱战略空军,就等于砍断自己的一条最有力的臂膀。对内战略空军以及周边小国作战的威力,远不如战术空军。但是对外作战,尤其是与大国之间的冲突,战略空军却有着战术空军无法比拟的优势。

自己苦心发展航空兵,在根据地人才奇缺的情况之下,拼了老命也保证了航空兵人员的补充。从捡波兰的破烂货和日本战利品起家,到从美制p三九战斗机,苏制伊尔四轰炸机一点点的积累。

经过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到现在拥有了一支规模和质量、效率,都首屈一指的航空兵,这其中付出了自己很大的心血。自己顶着党内、军内,那么大的压力开展对日空袭作战,积累下来的这些经验,尤其是重轰炸机群编队、指挥,远程导航的经验,是绝对不能轻易丢掉的。

无论战后中国走向是什么,但是有一点杨震却毋庸置疑。要想今日的事件,不在未来重新上演。那么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有着让敌人胆寒的核武器,更要有一支攻守兼备、远近结合的空军。

尤其是在未来中国的海军,将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只能在近海活动。中国的技术底子,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其他战略威慑手段的情况之下。拥有真正的战略报复手段,那才是未来中国空军应该有的使命和能力。

眼下逐步的停止活动,并不代表彻底的解散。该保留的要保留,该改变用途的。杨震不仅要保留战略航空兵的编制和作战机群,还要求航空工业部门,要加快对b二十九轰炸机的测绘仿制。力争在两到三年之内,将这种飞机投产。

战斗机部队之伤

杨震逐步削弱对日空袭,并不是就要彻底的废除战略空军。他这个时候减少对日空袭投入,除了为自己下一步的战略安排做准备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要开始为战后积攒本钱了。

而且削弱不代表就彻底的停止,只是对日轰炸的目标上,针对性更强了一些而已。至于对日本城市的轰炸,杨震全部拱手交给了美国人。在目标的选择上,更多的是对日本本土日军兵力集结地轰炸一直都没有停止。

四月份的时候,出动最后二百六十架斯特林轰炸机,对东京日本近卫第一师团的驻地,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轰炸。在情报部门的配合之下,最后一次出动的斯特林轰炸机,将整个近卫第一师团驻地夷为平地。

这个近卫第一师团在睡梦之中猝不及防,在此次轰炸之中伤亡近三分之二。而五月末抗联还出动了一百二十架轰炸机,将北海道的日本一个小油田,炸了一个底朝天,彻底结束了日本本土那点可怜的石油产量。

就在江淮战役正式结束的六月三日当天,出动一百八十架轰炸机,对台湾日军一系列目标实施轰炸。只是在完成对台湾日军目标轰炸后,这批轰炸机群的一半,直接降落在已经完成整修的苏北境内盐城、徐州机场,剩余的一半则降落在山东与河北的济南、沧州机场。

这批轰炸机群不在返回东北,就驻扎在两地执行对东战略威慑作用。到这批轰炸机调离,以及封存了全部的斯特林轰炸机。在加上近期战损的飞机,以及因为故障损失的飞机。抗联留在东北执行对日轰炸任务的轰炸机,只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多一些。

而其中除了备用机一百四十架之外,真正投入一线对日空袭的,也只有四百架b二十四轰炸机。不过在五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