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太平令 第1o71节(2 / 3)

界焚烧。

秦皇骑着神驹,战马的马蹄踏在大地上,发出肃杀的清鸣,他带着大军抵达这里之前,高骧曾经前来拜访,请求秦皇留下姜高的性命。

这个虽然在天下有极大的名望,但是几乎都在北域关外,未曾参与中原之战,唯独参与的关键战役就是最后之战,以及狙杀大汗王的神射垂首,恳求道:

“姜高并非如同姜远那样的性子,倒不如说,他是被姜素的计策逼迫着,不得不站起来,背负这个天下和应国的人,陛下的武功天下无敌,又有大军,以刀剑和兵马去平定天下。”

“您这样的武功,青史之上也没有可以和你匹敌的。”

“姜高他大势已去了,也断然不可能对陛下产生任何的威胁,就请您留下他的性命,当做是这乱世天下的结束吧,就让这应国曾经的帝王,来生活在您所开辟的太平盛世之中,不也是一种太平的气魄吗?”

而当秦皇亲自抵达东都城的时候,这一座雄伟城关的大门却缓缓打开来了,身穿着皇帝衮服的应帝姜高出现在这东都城的城门之前,他看着前方的秦皇。

一只手提着一壶酒,一只手则是攥着一个,用明黄色绸缎包裹着的印玺,这明黄色的绸缎上有着暗金色的苍龙纹。

当姜高走出来的时候,麒麟军立刻戒备,在那绯色的麒麟纹旌旗之中,一位位当代顶尖名将,各握兵器,或恃豪勇,一股股悍勇之气冲天。

姜高的神色沉静,他看着那烈烈的大纛之下,骑乘龙驹,身穿墨色的甲胄,披着绯色文武袖战袍的君王,看着他眉宇泠然沉静,裹挟着灭国之威而来。

当真是有开国帝君的气魄了。

不——

他本来就是开国之君。

姜高深深吸了口气,他坦然笑着,于千军万马之前,朗声笑道:“秦皇陛下,年少之约,可还记得?”

“可能与吾,共饮一杯否?”

第22章 平天下!

东都城外,大军汇聚,绯红色的麒麟纹大纛翻卷着,将这一座应国的都城团团包围了,天下最强的战将们几乎齐聚一堂,大势汹涌,应国都城已是必破。

但是没有强行前攻,而是退了五百步之地。

而在应国都城和大军之间五百余步最中间,立下了一个简单的台子,大纛就插在旁边,犹如大伞,亦如翻卷落下的云气,秦皇骑乘神驹而来,平静坐在那台一侧。

应帝姜高坐在对面,坐在大应国国都之前。

姜高把印玺放在旁边,然后取出两个杯盏,将这一壶酒倒在了杯盏里面,酒液色如琥珀光,姜高看着这酒盏里面的美酒,道:“十几年前,那时候的陛下还只是十三岁。”

“那时候故陈仍旧在,南陈江州城,烟雨朦胧仍旧是好风光,让人迷醉不已,那时候的我已做了许久的东宫太子,陛下也还是陈国金吾卫,开国县男的爵位,算得后起之秀。”

“那时候的我还想要招揽你,只是可惜,因为远儿的原因,我们终也没有能够真正的好好的聊一聊,在陈国大祭那一场事情之前,我记得,我还希望能够和你喝一杯酒。”

李观一看着眼前的姜高。

看着眼前故人。

说是朋友吗?似乎并没有这般亲近。

遍历他们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的十二年时间,李观一和姜高彼此见面的频率和时间都不算是长。

而如果从李观一真正踏上天下的十四岁开始算起的话,他们之间,只有去中州城巡狩的时候,入应国的边关,去救元执母亲的时候,曾有过几面。

西域的时期也曾经短暂相处。

十余年的时间里面,多是分隔两地,交谈,书信都很少。

可若说不算是朋友。

却也绝不可以如此说。

有的时候,人和人的关系,和立场,相处的时间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李观一拿起杯盏,武道传说之气,已经超越曾经霸主的体魄,他的气血雄浑霸道。

但是,最关键的是,他知道姜高是怎么样的人。

李观一的眼底带着悲悯。

姜高举起酒盏,目光看着秦皇:“我说过,当真希望天下太平,四方不必征战的时候,你我好友,竹林清风,到时候我就做个教书先生,你来找我,我们喝酒。”

“前些年的时候,我有曾想过,这一次的约定之酒,会是你在我的坟墓前倒下酒,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姿态……”

姜高眸子转动,看着不算是很远之外的麒麟军,绯色的旌旗大纛点燃了天地,李观一道:“世事变化,你我之辈,又如何能够彻底看得清楚呢?”

李观一道:“高骧曾经求我,放你性命。”

姜高看着李观一,道:“你要放过我么?”

李观一回答道:“这一次的征战,只此战,我军和应国,死伤者超过四十万,而若是从天启十一年秋开始至今,则死伤的数字,已经是数不清楚了。”

“无数人的鲜血流淌在大地之上,大地已经染红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