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顺理成章地休妻,至于他庶妹,他家可没说过要将女儿嫁给他。等他休妻以后,到时候必要他斯文扫地!
“一两银子能买两石大米,一家五口人一个月需要一石的大米,再加上油盐酱醋、柴火、蔬菜和几两猪肉,一月吃饱肚子就要一两半的银子。再算上其他生活杂项,约莫是两半银子,也就是一共要二两银子。”
但是一个成年的壮丁一个月的月钱甚至不到一两银子,若是妻子不干活,那家里都是吃不饱的。这种情况,有谁认为女子就应该在后院呆着?
别说寻常百姓家里了,寒门出身的许多官员,妻子也是
会做点秀活儿贴补家用的。
“所以子期是为了银子,才跑去给人当赘婿的?要我说,你已经考中一甲,岂能让妇人压在你头上,不若休妻另娶,若是欠了银子,我等帮你凑上一凑便是。”
话音落下,一旁的石守信拉了拉他,这话说的太过了。周边的翰林们俱是皱着眉,今日怕不是赔罪缓和关系,而是专门找个机会羞辱徐子期的吧?
“沈大人,南宫家于我有大恩,入赘之事是我心甘情愿,我这一生只此一妻。至于你,吾有一副对联送你: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说罢,徐京墨便起身离开还不忘扔下一张百两文银的银票。
在场的可没笨人,这对联不就是在骂沈腾“王(忘)八无耻”吗。
白大人看着徐京墨离开的背影,轻笑一笑,徐京墨者脾气他喜欢。“罢了,这饭本官是无福消受了,日后沈佑凌的宴请,都请忽略在下便是。”
王侍读脸色一僵,白大人这是极其不满意沈腾了。他刚想挽回几句,沈腾已经开口说“白大人倒是看重这样的赘婿,也罢,以后不会打扰您的清净。”
沈腾到底知道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父亲是阁老,也不会对着白大人说出这样无礼的话。他才刚进官场,就要把上官、同僚得罪个遍吗?
白大人甚至没再多给他一个眼神,扬长而去离开这歌舞升平的销金窟。留下的人,顾着沈阁老的面子、王侍读的面子,食不知味的吃了顿饭。
徐京墨回到家里,南宫云辞只看他一眼,就知道今儿这聚会定是不愉快的。
“阿辞,不管别人说什么,你都不要在意,你我是夫妻一体,我从没后悔过,甚至很庆幸。”比起那只知道三从四德女子,天知道他有多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妻子。
南宫云辞多聪明的人,她一听就将今日的事情猜了各七七八八,“我不在意,你要是在意……”
话没说完,她就看到了徐京墨那“恶狠狠”的眼神,果断选择不再说什么。不过这一晚,徐京墨还是缠着她到了三更天。
又开始一周的工作,徐京墨觉得自己昨天就不敢应邀,浪费了一整日的休息时间。今日再去翰林院,气氛果然有些尴尬,小岑大人低声将做日的事情告诉他,没想到白大人也走了。
别人不知道,徐京墨可是知道,秦卓轩给齐承帝建议由白大人接任翰林院的学士一职。不知道沈阁老知道沈腾干的事情后,是否会对这个宝贝儿子失望。人可以狂,但是前提是有狂的实力。
沈阁老终究是会退下的,遇到白大人这样的正直的上官,沈腾想要白得功劳是不可能的,没有功绩,以后又凭什么晋升呢?
转眼就到了十二月底,《礼乐大典》总算是全部编纂好了,白大人审稿核对无误后便将这本大典交给了秦卓轩,“总算是编完了。”
翰林院接手的编纂差事很多,但是能在任期内编完的不多,这部大典其实也是历经两朝才完成。
第72章 再无宣平侯
秦卓轩也不急着看,反正还要复核后才能成给陛下,他问道,“你怎么看咱们翰林院这些人?”
“混吃等死的不说,有一些已经准备外放了,有一些舍不得这京都的荣华富贵,还盘着朋党们拉扯一把,日后换去六部任职。”白大人是觉得下次要多些人来翰林院了,不然这只出不进,恐怕人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