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2章(1 / 2)

一边蹭学认字,一边跟在娘程氏身边学习大胤朝的安家理事,还缠着经常出门的书同讲外面的事,不动声色的了解这个世道。

学着学着,苏若锦对今生的爹娘几乎有了全面的了解。

她爹苏言礼,是个庶生嫡子。

什么叫庶生嫡子,就是姨娘妾氏生的男孩放到嫡母名下,就叫庶生嫡子,苏家不是京城人士,是江南平江府的,嫡母一口气生了三个都是女儿,到老三时伤了身子,怕是难得嫡子,便把身边的丫头开了脸,丫头争气,跟了男主人,十个月便生了他爹苏言礼。

苏家在平江府是乡绅,颇有些家资,只要孩子肯学、学得进,供一个进士还是有这个财力的,苏言礼不负众望,二十弱冠之龄便取得了进士,还被主考老师推荐进了国子监。

既然苏家是江南有钱人,按理说苏言礼在京城的日子不应当这么捉襟补肘才对呀!

这些当然是有原因的,在苏言礼十二岁考上秀才时,他的嫡母老来得子,有了自己的嫡子,且这孩子五岁开蒙,聪慧异常,喜得苏氏夫妻天天给祖坟烧高香。

如果不是苏言礼心性坚定,这举人、进士能不能考上都是问题,自从他爹在京城等授官之后,平江府的苏家便再也没往京中寄过银两。

她爹完全自力更生了。

再来说说她娘程氏程迎珍,说是出生于勋爵忠勇伯府,却是不起眼的庶子的庶女。

按理说,一个是乡绅庶子,一个是京城爵府之庶孙女,这两人真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

可缘份就是这么神奇,进士及第后,苏言礼在京城等授官,上元节在御街看灯与爵府庶孙女程迎珍相遇,两人一见钟情。

平时书呆子的苏言礼居然开启社牛频道,不仅厚着脸皮请主考老师搭线,还伸手跟家里要钱请冰人。

苏家有了真正的嫡子,对苏言礼娶谁根本不在意,反正他们要培养的是真正的嫡子。

忠勇伯府庶子的日子不好过,不要什么嫁妆就能把庶子的庶女嫁出去,何乐而不为。

这两人就这么顺顺当当结成了夫妻,赁了一处宅子过起了小日子。

婚前,苏言礼就被主考老师范大人引荐进了国子监,成了助教,从九品,月俸五石,合成银子九两。

后,大概是结婚使人成长吧,苏言礼从从九品助教升到正九品学正,月俸五石五斗,合成银子是十两。

房租、吃的穿的用的,还有苏言礼上班用的交通工具——骡子、两个仆人月钱,一个月下来,勉勉强强够用吧,这是生一个孩子时的吃用花销哟!

两年后,苏若锦出生了,开销变大,生活一下子紧巴巴起来,苏言礼只好厚着脸皮到主考老师范大人那里借钱过节,就在他爹借过钱不久,他爹升至国子监太学博士从八品,月俸六石,合成银子大概是108两,涨了一两银子都不到。

行吧,涨了总比没涨的好。

就在苏若锦祈祷她爹娘优生优育之时,她的大弟苏甘之出生了,日子从紧巴巴变为拮据,常常入不敷出。

他爹又跑去借钱,还是那个范大人,神奇的是,借过钱之后,他爹又升职加薪了,从太学博士升至国子学博士正八品,月俸六石六斗,合成银子大概是117两。

又是涨了不到一两。

合着一个孩子不值一两?苏若锦哭笑不得。

不知道爹今天是不是还是去找那个范大人借钱了,是不是借过钱之后又能升一级?

“二娘子……二娘子……”

苏若锦被书同唤醒,她微微一笑,摇摇头,“实在猜不出。”

在破石头上作画,占个奇巧,这种讨巧得要遇到有缘人,要是没人欣赏,根本不值钱,她还真猜不出能卖多少钱。

书同得意的扯开褡裢露出两个圆圆亮亮的银角子:“刚才已经花了一个小的。”

“哇,银角子的成色这么好?”苏若锦欣喜的捏出褡裢里的银子,新铸出还没来得及被氧化的银子亮闪闪的惹人爱。

书同抬起下巴:“不仅颜色好,份量还大,每个都有三两多,两个差不多有七两呢!”

岂不是能熬到爹发俸了?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寒冷的冬天终于不难熬了。

苏若锦与书同两个叽叽喳喳的商量着怎么添置家里的物什,罩房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她连忙停止了与书同说话,小腿直奔进了罩房。

先围到火笼边把自己烤暖和了才伸手去抱小弟弟,这时她娘也醒了,“阿锦……”声音嘶哑,没啥精气神。

苏若锦把小弟塞到母亲怀里,“我去给娘端米汤糖水。”

第3章 晚饭

端来米汤糖水,苏若锦人小力轻扶不起娘,朝外面喊书同叔帮忙,娘不让,说没关系:“等你爹回来再吃。”

“可你不吃,没有水,怎么喂弟弟。”

程迎珍还是不同意,让女儿把小儿子塞到她怀里,“先让他吃着。”

也不知道有没有水,苏若锦只好把小弟送到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