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6节(2 / 3)

善养吾浩然之气。宁和深以为然,每有心神不定之际即取书册翻阅诵之,则立时杂念消,而胸中亦复纯净。

远山斜暮,炊烟如雾。诵书声温润清朗,若春雨潺潺,随风送入窗棂。声音虽无形,却仿佛自带一股轻灵醇和之气,连空气中的燥热都消去几分。

屋内,盘在床上的黑蟒睁开眼,无声无息地从榻上游了下去。

几炷香时间后,天已黑透,宁和收起书册,从桌下取出盏圆木提灯点亮,正打算往灶房去给自己做顿晚饭,刚走几步,一抬头发现前方屋檐下的窗口处吊赫然着枚硕大蟒头,绿幽幽的双瞳好似两盏悬灯,险些没当场吓个趔趄。

宁和:“………”

只见那黑蟒不知何时把窗户给拱开了,却也不爬出来,就只搭了个脑袋在那儿趴着。

一人一蟒相顾无言。

宁和正犹豫着是不是要开口说些什么,就见黑蟒忽地动了动,伸头往前探了探,张开嘴,噗地往地上吐了一堆东西出来。

宁和下意识举灯看去,昏黄烛光一照,看清是堆,呃,骨头?还有黏糊糊的……鸡毛?

黑蟒吐完,便头一掉缩回了屋中。留宁和独自望着黑洞洞的窗口,默默无言。

宁和:“………”

宁和认命地找了扫帚来把这堆东西清扫干净。

——那个滩下村的宁和考中举人了!那个滩下村的宁和考了咱们越州今年的解元!那个滩下村的宁和被朝廷封了文昌孺人!

——谁?

——宁和呀,就是那个出了名的女书生呀!

………

连着好几个月,整片岐山县、乃至越州范围都在议论着宁和。甚至时不时有好事者不远千里跑到滩下村里来,就为了看一看宁和本人是个什么模样。

宁和刚回来那几天,原本还常在村中走动,后来实在不堪其扰,索性每日闭门不出。

反正家中食物充足,先避过这阵子再说。每日与笔墨经书相伴,清净却也充实,宁和的心中也随之一日比一日更加安宁。

这一日晨起,宁和照例立在院中诵书,一诵就是小半个时辰。再抬头时,宁和先朝窗边望了眼,不出所料对上一枚圆溜溜的大蟒头。

宁和唇边不由带了点笑意,蟒兄又来听自己念书了。

自她归家已有月余,这黑蟒每日盘踞卧房甚少动弹,既不出门也不捕猎,一副就此扎根的架势。

宁和怕它饿着,隔三差五便买来些鸡鸭家禽投喂。黑蟒来者不

拒,宁和捉进来,它就一口吞下,吞完将残渣往窗外一吐,又缩回屋中去。

宁和不知它留在自己家中不走到底有何打算,却也始终以宾客之礼相待。只是偶尔心中会想一想:得亏是现在遇见这蟒,若是换做以前的自己,怕是还真养它不起。

黑蟒惯常一副懒散模样,不怎么搭理宁和。不过宁和后来逐渐察觉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但凡她开始诵书,不论清早傍晚何时,那黑蟒都会现身出来。也不干别的,就呆在那儿,冒出一个脑袋耷拉着静静不动,竟好似聆听一般。

宁和觉得有些意思,便越发将这蟒视做一名友人,有时习字作画偶得自觉不错的,还出言招呼它来品鉴。黑蟒有时闻声游过来看看,有时不来,宁和也不在意,只又去做旁的事。

一人一蟒,相处倒也分外和谐。

宁和回身看了眼天色,将书收了起来。黑蟒见她不念了,黑乎乎的脑袋懒洋洋地动了动,就要掉头回去。

“蟒兄稍待,”宁和叫住它,笑道:“今日和需出门去,日晚方归。蟒兄可要先用些朝食?”

黑蟒停住了,顿在原地像是思考了片刻,又把自己挂回了窗口。

宁和与它相处久了,知道这意思就是要吃,便笑了笑,往院子后面抓鸡去了。蟒兄食活禽,每日采买总归不便。宁和后来便干脆找了些竹子砍回来,在院子后方圈了间鸡舍,往里头养了十数只鸡鸭。等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出去一趟一次性又买满。

不过宁和今日出门,却不是为了买鸡鸭去的。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思量,自己以后当做些什么。

宁和原本自然是与天下有志读书人一样,想要为官,想要施展一身才干,做些实事造福一方。奈何人力有尽而事终不可为。

朝廷封她这个孺人,看似嘉奖,却也从此绝了她的任官之途。乃至于明年京都的会试,想来也是去不成了。

事已至此愁怅无用,只能另辟他径。日后该如何?宁和思索良久,终于下定了主意。

牛车摇摇晃晃,载着宁和朝县城驶去。下了车,宁和就直奔县学而去。

她要去拜访恩师姜教谕。

“你要办书院?”姜教谕一脸惊讶。

他这学生近来声名大噪,整个越州都传遍了。姜教谕走在路上,有时都会遇人恭贺,说他育人有方。旁人以为他该得意,实则姜教谕每回听了,心里头都复杂得很。

当初他做主收下宁和,七分是为践诺,三分也有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