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fshuwu.com

第一章 星际大挪移 (6)(1 / 2)

加入书签

尘旅世界

五十年后,尘旅星球再度因星际大挪移而遭受星系间其他星球的撞击,加上它本身地心温度不断攀高,熔岩沸腾,地壳崩裂,到处火山爆发,高山移为平地,平地又因火山灰堆积而形成小山丘,此类山丘因岩浆中的火焰未熄灭,仍不停冒出灰烟。焦土、黑烟、死尸,在尘旅世界到处可见。

除了火山喷发引起地震、海啸等灾难外,两极的冰山、冰河也相继融解,海水温升漫涨,河川氾滥成灾,尘旅世界的陆地一再下沉,眾生能逃过地震火灾,却不能躲过水患,生命轻贱,再没有比此时更甚。

这时,尘旅世界的陆地与水的比例再次缩小为一比八,存活下来的人数不到三十万人。

百姓直到现在终于相信末世之说,可惜家国已毁,民不聊生。灾民只能凭藉着当年的记忆,携家带眷逃往莎鄱紆山结避难,投靠以救世为志愿的「维能量」组织。然而,莎鄱紆山结地处群山间,最低海拔少说也有四千公尺以上,星球歷经长久而频繁的破坏,文明早已摧毁殆尽。道路柔肠寸断,关山险阻,行走不易。而且民眾的身家财產也早已荡然无存,有能力去莎鄱紆山结避难的实在微乎其微。

此时,在各地难民聚集的场所,常常出现一位手执禪杖白发白袍的慈祥老人,他以仁心仁术尽心尽力救护水深火热中的灾民,让民眾在昏天暗地里得见一线生存的曙光。

大难降临之时,维能量组织也发现,小小的莎鄱紆山结不能容纳整个尘旅世界的生命体。因此,他们依着「维能量」运算结果的建议,尽可能地把灾民集中到安全地区─莎鄱紆山结东南方的丘陵地,拉也河流域地区,由维能量组织提供医疗,并协助当地政府与民眾自力更生。

尘旅的民眾在灾难不断肆虐下又苟延残喘了二十年,再度受到星际毁灭性的肆虐,到处熔岩横行,森林大火漫烧,山河变色,百姓流离失所。领导者个个自危,弃守疆土;到处呈现无政府状态,唯独拉也河上、中游两岸的韶、夏二国受灾较轻,勉强还可稳住局面。

维能量组织一面对上莎鄱紆山结的避难者实施救难训练,以增加救援力,一面不断派遣救难队赴各处救灾,把灾民集中到邻近韶、夏二国的拉也河下游地区。但因受创区域普遍而广,伤亡眾多,救援工作难免有遗珠之憾。

尘旅星球已到存毁的关头,维能量组织紧急召开会议,依最近情况更新星际资料,了解莎鄱紆山结与韶、夏二国及其邻近拉也河下游流域的安全等级,终于确定此一连结的区块在未来十年间,有机会因星际运行轨道的改变而躲过危机。也就是说,可判定这一带在未来十年仍属安全区域。至于在广大的受害地区与民眾,维能量组织也只能尽力救援,毕竟天意难测,天灾更非人力所能抗衡。

天眷部落

维能量组织决定全力维护韶、夏二国及拉也河下游流域的安全后,他们立刻将各地伤患灾民集结于拉也河下游地区,并在当地建立大聚落,与韶、夏二国的领导人及聚落灾民推举的宇文善齐集会商,希望能以救灾为先,二国一聚落共同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共享救灾资源,并掌管该地区的行政维安。

夏国总理年近半百,子女在灾变中受重伤,主动放弃综理大权,因此,维安行政的重责大任就由韶国总理成穆负责。

这次会商中也决议,自治区里的住家将捨弃传统的建筑,全部採用飞行屋。一方面是飞行屋的材质与建构便于避难,另方面则因飞行屋配有终端设备,可随时与运转中心连线,使中际站能有效掌握民眾受困地点及伤害情形,快速执行救援行动。

简单来说,飞行屋是海陆空三栖复合行动器。外观呈椭圆形,头尾小,中腹大,像个大型鸡蛋;下方有伸缩轮和长型底座,藉以便利陆上驾驶,或栖息用。于空中飞行或水上航行时,底座及轮子则可收藏于主体内。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飞行屋之所以能降低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它採用的材质,不论是外壳或门、窗,都是採用在高温下熔解,再经极速低温凝聚而成的超强弹力克粒子纤维。克粒子纤维材质轻而光滑,遇有外力,会在感受外力的瞬间即自行弹开,且其感应具连续性,能随侦测到的压力适时而准确地弹开,因此,在遇地震或外物重击时,能提早飞离灾难现场。当然,它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当灾难现场的活动空间狭小时,就是它的致命要害,因为无处可逃,此时就有赖于飞行屋的驾驶仓发挥功能,发出视讯,与中际站连线,儘快求救,以便及时获得支援。

维能量组织在自治区设置五个中际站,韶、夏两国各设二个,聚落设置一个,并在自治区建造大中小型的飞行屋,加强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并举办各项设备的使用说明与救灾演练。

当韶、夏两国与自治区民眾全部住进飞行屋后,又发生几次大小规模的地震,幸好有飞行屋的保护及紫光箱等终端救难设备,伤害明显下降,受害的民眾也能在科技的医护下迅速康復。

在自治区的夏国,名义上属于自治区里的一个行政单位,但与韶国一样,仍保有该国原来的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